【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元宵小過年 漫談澎湖元宵乞龜文化二三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2-15 13:39:0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元宵小過年 漫談澎湖元宵乞龜文化二三事

 

 

自古以來,「龜」不但被視之為神獸,同時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除了祭祀之外,龜殼可占卜、製作錢幣,早至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字,都和龜有關。


一般相信,「澎湖乞龜」活動流傳已有150-200年之歷史,除了「祈求平安」的意義之外,「無息貸款」也是活動另一項特色之一。

  
元宵節期間,澎湖廟方以不同食材製龜,供一般民眾乞求回家分食,寓意為「呷平安」,故又稱為「乞平安龜」。又因龜表長壽、福祿,所以又稱「乞壽龜」、「乞福龜」。早期農業社會民生條件普遍不佳,乞得的龜回家後另可充作數日食糧。

  
林林總總的食材,從最早期的紅龜粿、肪片龜,到今天出現果凍龜、黑糖糕龜、蛋糕龜、巧克力龜等,甚至於出現「黃金龜」成為另類乞龜文化特色,成為如今澎湖元宵節最吸睛的活動焦點!

  
有乞有還,「今年乞、明年還」這是源自於早期約定俗成的習俗,並無強制規定龜主來年一定要增加多少,全憑人與人、人與神明之間的誠信。有趣的是,澎湖乞得黃金龜的龜主年年都會增加重量,至今山水上帝廟、鎖港北極殿黃金龜重量已達二百餘兩,每逢元宵良性的黃金龜王之爭,便顯得格外有看頭。

  
想當然爾,乞龜活動難免會出現「今年乞、明年忘了還」的狀況。

廟方礙於人情考量,不催討又會形成呆帳,演變出用紅紙寫上前一年乞得龜者的姓名、重量等資料,張貼於牆上公告的另類催討方式,戲稱「龜上壁」,提醒未還願的民眾來還願。

  
龜又如何爬上牆壁呢?

試想令人莞爾。

這句俗話後來便演變為籲人「遵守誠信」之意。

澎湖元宵節的乞龜活動,源遠流長,除了民俗文化外的傳承外更包含濃濃的人情味在裡頭。(攝影/許展彰)


大澎湖旅遊網:http://penghu.tranews.com/

 

引用:http://n.yam.com/ttn/food/20130212/20130212216113.html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5000 銀幣 +10 金幣 +5 收起 理由
廉貞 違反發文格式規定。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0 15: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