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仁齋直指方論】

 關閉 [複製鏈接]
2061#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21:31 | 只看該作者

養正丹】 


治婦人血氣,帶下腹痛,助陽接真,升降陰陽。(方見痼冷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2#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21:48 | 只看該作者

小烏沉湯】 


調中快氣,治心腹刺痛。


烏藥(一兩,去心) 香附子(沙盆內,淅去皮毛,焙乾,稱二兩) 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鹽少許,(或不著鹽)沸湯點,不拘時。


參苓白朮散(方見虛勞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3#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29:51 | 只看該作者

附:諸血


諸血方論


《內經》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菀於上。


又曰:怒則氣逆,甚則吐血。


又曰: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吐血。


又曰:濕淫汗出為鼽衄。


又曰: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而溺血。


又曰: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


劉宗濃曰:經云榮者,水穀之精也,和調五臟,洒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


源源而來,生化於脾;


總統於心,藏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臟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也。


注之於脈,少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日滋,故能陽生陰長,取汁變化而赤為血也。


生化旺則諸經特此而長養,衰耗竭則百脈由此而空虛,可不知謹養哉?


故經曰: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穹壤判。


若夫失於調護者,或暴喜傷心,暴怒傷肝,勞役太過,飲酒墜墮,積熱三焦,以致陰火沸騰,血從火起,故錯經妄行而出諸竅。


是以從肺而上溢於鼻者,曰衄血;


從胃而上溢於口者,曰嘔血、咯血、唾血者,出於腎也;


咳血、嗽血出者,出於肺也。


痰中帶血絲而出者,或從腎,或從肺來也。


又有血從毛孔出者,曰肌衄;


血從齒出者,曰牙宣;


其血出於小便來者,曰溺血、曰血淋;


出於大便者,曰腸風,痔血。


糞前來者,曰近血;


糞後來者,曰遠血。


流結於腸胃之間而成積者曰血瘕、血蔑。


大抵血從下流者為順,易治;


血從上溢者為逆,難治。


丹溪曰:口鼻出血,皆是陽盛陰虛,有升無降,血隨氣上而出上竅,法當補陰抑陽,氣降則血歸經矣。


夫治血必血屬之藥,欲求血藥,其四物之謂乎?


河間謂隨證輔佐,謂之六合湯者,詳言之矣。


余故陳其氣味,專司之要,不可不察。


如川芎,血中氣藥也,通肝經,性味辛散,能行血滯於氣也。


地黃,血中血藥也,通腎經,性味甘寒,能生真陰之虛也。


當歸分三,治血中主藥也,通肝經,性味辛溫,全用能活血,各歸其經也。


芍藥,陰分藥也,通脾經,性味酸寒,能和血,治虛腹痛也。


若求陰藥之屬,必於此而取則焉。


《脾胃論》有云:若善治者,隨證損益。


摘其一二味之所宜為主治可也。


此特論血病而求其血藥之屬也。


若氣虛血弱,又當從長沙,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生陰血也。


若四物者,獨能主血分受傷,為氣不虛也,輔佐之屬,若桃仁、紅花、蘇木、血竭、牡丹皮者,血滯所宜;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棕櫚灰者,血崩所宜;


乳香、沒藥、五靈脂、凌霄花者,血痛所宜;


肉蓯蓉、瑣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龜板者,血虛所宜;


乳酪、血液之物,血燥所宜;


乾薑、桂者,血寒所宜;


生地、苦參,血熱所宜,特取其證治大略耳。


夫人生之血,賴氣升降,氣升則升,氣降則降,氣逆則逆,氣和則和,氣濁則亂,如此失血,豈不皆由氣濁遇熱妄行之所致也。


大抵治血莫先清熱,氣清則血和,氣濁則血亂。


斯言信矣。


大凡失血,當先辨其血出何經,當用此經清氣之藥,然後涼血,審其虛實調治之。


東垣云:傷寒家衄血者,仲景言不可發汗,蓋為脈微也。


若浮緊者麻黃湯,浮緩者桂枝湯,脈已微者,二藥俱不可用,宜黃芩芍藥湯主之。


經曰: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勝也;


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


故《脈訣》云:鼻衄吐血沉細宜,忽然脈大即傾危,此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4#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0:17 | 只看該作者

犀角地黃湯】 


治傷寒汗下不解,郁於經絡,隨氣涌泄為衄血,或溝道閉塞流入胃腹,吐出清血如鼻衄,吐血不盡,余血停留,致面色痿黃,大便黑者,更宜服之。(方見聲音門。)


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治男婦飲食傷胃,虛寒嘔吐,衄血。


小柴胡湯、茅蘇湯、人參湯、蘿卜湯、血余散 治諸嘔吐血。(方見前氣血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5#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0:36 | 只看該作者

三黃補血湯】 


治初見血及血多宜服。


熟地(一錢) 生地(五分) 當歸 川芎(各七分半) 柴胡 黃 牡丹皮(各五分) 升麻上以水煎服,血不止可加桃仁五分,酒大黃,斟酌虛實用之。


內卻去柴胡、升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6#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0:56 | 只看該作者

人參飲子】 


治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人參(去蘆,三分) 黃 (一錢) 五味子(五個) 白芍藥 甘草(各一錢) 當歸身(三分) 麥門冬(二分)


上件為粗散,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盞八分,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7#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1:18 | 只看該作者

麥門冬飲子(《拔粹方》) 


治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方見內傷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8#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1:35 | 只看該作者

歸脾湯】 


治思慮傷脾,不能統攝心血,以致反行,或吐血下血。(方見驚悸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69#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2:00 | 只看該作者

是齋白朮散(《簡易方》)】 


治積熱吐血、咳血。


若因飲食過度負重有傷脾胃而吐血者,最宜服之。


惟忌食熱面、煎爆,一切發風之物。


白朮(二兩) 人參(去蘆) 白茯苓(去皮) 黃 (蜜浸。各一兩) 山藥 百合(去心。各七錢半) 甘草(炙半兩) 柴胡 前胡(各二錢半)


上 咀。


每服三錢,水一鐘,薑三片,棗一枚,煎六分,溫服。


黃連解毒湯、三黃丸 治積熱吐血,咽膈不利。(並見火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0#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2:19 | 只看該作者

龍腦雞蘇丸】 


治膈熱咳嗽,或吐血衄血。(方見積熱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1#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2:44 | 只看該作者

茯苓補心湯】 


治心虛為邪氣所傷吐血。(方見虛勞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2#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3:07 | 只看該作者

四生丸(《良方》)


治吐血衄血,陽盛於陰,血熱妄行。


生荷葉 生艾葉 生柏葉 生地黃(各等分)


上研爛,丸如雞子大。


每服一丸,水三鐘,煎至一鐘,濾過溫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3#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3:29 | 只看該作者

藕汁散(《濟生方》)】 


治吐衄不止。


生藕汁 生地黃汁 大薊汁(各三合) 生蜜(半匙)


上件藥汁調和令勻,每服一小鐘,不拘時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4#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3:49 | 只看該作者

雙荷散(《聖惠方》)】 


治猝暴吐血。


藕節(七個) 荷葉頂(七個)


上同蜜擂細,水二鐘,煎八分,去滓溫服,或研末蜜調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5#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4:07 | 只看該作者

枇杷葉散】 


治暑毒攻心,嘔吐鮮血。(方見中暑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6#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4:28 | 只看該作者

側柏散】 


治內損吐血下血。


因酒太過,勞傷於內,血氣妄行,其血如涌泉,口鼻皆流。


須臾人參(去蘆) 荊芥穗(燒灰。各一兩) 側柏葉(蒸干,一兩五錢)


上為末。


每服三錢,入飛羅面三錢拌和,汲水調黏相似啜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7#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4:45 | 只看該作者

一方】 


治飲酒過多,蘊熱胸膈,以致吐血衄血。


葛花(二兩) 黃連(四兩)


上為末,以大黃末熬膏子,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一百丸,溫湯下,或煎服亦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8#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7:00 | 只看該作者

衄血


丹溪云:涼血行血為主,大抵與吐血同。


犀角地黃湯入鬱金、黃芩、升麻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79#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7:20 | 只看該作者

金液丹(《和劑方》) 


固真氣,治衄血。(方見氣血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80#
 樓主| 發表於 2013-2-17 15:38:12 | 只看該作者

生地黃散(河間方) 


治鬱熱衄血,或咯吐血皆治之。


枸杞 柴胡 黃連 地骨 白芍 甘草 天門冬 黃芩 黃 生地 熟地(各等分)


上 咀,水煎服。


若下血加地榆。


茜根散、黃芩芍藥湯,治鼻衄不止。(方並見鼻門。)


鼻通於腦,血上溢於腦,所以從鼻而出。


凡鼻衄,並以茅花調止衄散,時進,折二泔,仍令以麻油滴於鼻,或以蘿卜汁滴入亦可。


又茅花、白芍藥對半尤好。


外迎法:以井花水濕紙,頂上貼之,左鼻衄以線扎左手中指,右出扎右手中指,俱出兩手俱扎,或炒黑蒲黃吹鼻中,或龍骨末亦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3 21:5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