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1)】

 關閉 [複製鏈接]
1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1:58:07 | 只看該作者

人有面黃體瘦


善食易饑,不食則痛,日以為常,一旦大瀉,連蟲而下,如團如結,血裹膿包,人以為蟲瀉也。


然蟲之生也,生於濕,蟲之養也,養於水穀也。


善食者,蟲食則易消;


易饑者,蟲饑則易餓也;


不食則痛,蟲無食以養,則囓人腸胃。


歲月既久,蟲以生蟲,竟將腸胃之間變成巢穴,飲之食之而不肯散,團結包裹,何肯遽出哉?


且所用之飲食,供蟲而不足,何能生津化液,以養五臟七腑乎?


自然臌腑之氣衰,而胃氣亦漸弱矣。


胃弱則脾亦弱,胃弱則食必滅而不能入,脾弱則食難化而不能出,久則胃寒而脾亦寒,脾胃寒冷,則蟲苦無藏身之地,偶將熱湯、熱水乘機下遁而大瀉。


一蟲既行,眾蟲無止遏之勢,成群逐隊而下,團結於膿血之內,勢之所必至也。


治法乘蟲之遷徙,而大下之,則腸胃無留餘之蝕。


然而下之過甚,必至損傷脾胃。


於攻之中用補,則正氣得養,蟲亦盡除,兩益之道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1:58:21 | 只看該作者

掃蟲湯


人參五錢 白朮一兩 大黃三錢 白薇三錢 百部三錢 甘草一錢 烏梅一箇 水煎服。


一劑大瀉蟲盡出矣,不必二劑。


服此藥後,用四君子湯調理而安。


夫此湯雖曰掃蟲,實補脾胃以生氣。


腹中生蟲,至於如許之多,其傷損脾胃者,非一日矣,似宜單補而不用攻,然蟲既大出,不用攻蟲之藥,惟用補劑,則脾胃之氣回,而蟲亦回矣,反留為後日之害。


故因其自出之時,即用袪蟲之藥,蟲不敢貪補而流連也。


況攻之中,仍有補劑,但瀉蟲而不耗氣,是攻補並用,且善後得宜,安得不收全功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1:58:34 | 只看該作者

追蟲丹


亦神。


甘草 枳殼 雷丸各一錢 黃連 百部 檳榔各二錢 人參 使君子肉各三錢 白朮五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1:58:46 | 只看該作者

人有臟腑不調


久瀉不愈,人以為洞瀉也,誰知是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之故乎。


夫肝屬木,最能剋土。


然而土旺則木不能剋,木平則土不受剋。


惟肝木既旺,而土又過衰,則木來剋土,而土之濕氣難安矣。


人身之脾土易衰,肝木復易旺。


肝木能旺,非腎水生之而旺也,大約得之怒與謀慮者居多。


大怒則肝葉開張,過於謀慮不決,則失於剛斷,而躁妄之念生,皆能使肝氣之旺;


旺則肝氣不能發泄,必致乘脾。


脾乃濕土,畏肝之剋,氣不上升而下降,遂致成瀉。


人之怒氣不常,而謀慮無已,肝亦烏能平,而瀉又烏有止期乎。


治法平肝以瀉水,則瀉可止也。


古人有用上涌之法而效者,有用下泄之法而亦效者,然皆非善法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1:58:59 | 只看該作者

平瀉湯


芍藥二兩 茯苓一兩 白朮二兩 水煎服。


一劑肝氣平,二劑洞瀉止,三劑不再瀉矣。


此方用芍藥以平肝,用白朮、茯苓健脾以去濕。


肝氣既平,不去刑土,而脾得養,無畏於木氣之剋。


況濕去則土燥,無波可興,何能作瀉?


奚必上涌以傷氣,下泄以損陰,用劫藥以制勝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1:59:12 | 只看該作者

調脾飲


亦妙。


白芍 茯苓各五錢 白朮一兩 甘草一錢 陳皮五分 神?二錢 白豆蔻二粒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1:59:25 | 只看該作者

人有侵染鬼魅


一旦大瀉,此陰氣之侵傷於脾土也。


夫脾屬太陰,本是陰臟,然陰中有陽,則脾土運行易於變化,無復有過濕之虞。


是太陰濕土,全藉腎中至陽之氣,以變化之也。


若鬼,則至陰之氣也,相接至久,則至陽之氣,皆為至陰所盜,陰中無陽,何以消化水穀?


況鬼氣又邪氣也,邪氣之盛,由於正氣之衰,正不敵邪,則陰氣更勝,陰勝陽微,泄何能止乎?


治法非補陽以去濕,助正以消陰,則瀉正無底止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1:59:38 | 只看該作者

消陰止瀉丹


蒼朮五錢 白朮一兩 附子三分 乾薑一錢 山藥一兩 水煎服。


連服十劑不特瀉止,精神亦健。


此方用蒼朮以袪邪,用白朮以利濕,用薑附以生陽足矣,何又入山藥補陰之多事也?


不知人為鬼魅所侵,不惟陽氣消亡,而陰精亦必暗耗,加入山藥之補陰者,補真陰之精,非補邪陰之水也。


況真陽非真陰不生,補其真陰,正所以速生陽氣耳。


陽得陰而薑、附無太勝之虞,反能助二朮以生至陽之氣。


矧山藥原是健脾利水之神物,原非純陰無陽可比,故同用以出奇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1:59:49 | 只看該作者

逐魑丹


亦佳。


蒼朮二兩 乾薑三錢 良薑二錢 茯苓一兩 甘草一錢 肉桂一錢 管仲三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0:06 | 只看該作者

痢疾門 十二則


人有夏秋之間,腹痛作瀉,變為痢疾,宛如魚凍,久則紅白相閒,此是肝剋脾土也。


蓋夏秋之閒,寒熱必然相雜,肝遇涼風,則木氣不舒,上不能宣,必至下剋。


而脾胃之中受三夏暑熱,欺肝木凋零,乃與肝木相爭。


肝木激而成怒,剋土更甚。


脾胃之土傷,難容水穀,遂腹痛而作瀉矣。


瀉久而糟粕已盡,脾乃傳肝木之氣於腎,而腎見其子之氣,乃相助而作惡,忘其自損母氣也。


紅自相閒者,肝不藏血而紅見,腎不藏精而白見也。


惟是肝內之血無多,腎中之精有限,何以能綢繆不斷,如水之傾,如泉之湧也,不知六腑畏肝木之橫,五臟助腎之困,交相成之也。


治法急平其肝氣之怒,少佐袪穢之藥,則肝氣不降而腎氣頓收。


不必止痢,脾胃之土自安,脾胃既安,何懼痢之有?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0:19 | 只看該作者

平肝止痢湯


白芍一兩 當歸五錢 梔子二錢 枳殼一錢 車前子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一劑痢輕,再劑痢又輕,三劑全愈。


此方全不去治痢,但去平肝而痢自止。


蓋痢之來也,始於肝;


痢之成也,本於腎。


平肝則肝氣平,肝平而腎氣亦平。


肝腎之氣平,而脾胃烏有不平者乎。


今人但去治脾胃也,所以痢不能遽止耳。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0:31 | 只看該作者

和腹湯


亦可。


白芍一兩 當歸五錢 枳殼三錢 廣木香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0:42 | 只看該作者

人有夏秋之間


先瀉後痢,腹中疼痛,後重之極,不痢不可,欲痢不得,口渴飲水,小便艱澀,小腸作脹,人以為火邪之重也,誰知是濕熱之盛乎。


蓋夏傷於熱,必飲水過多,熱雖解於一時,濕每留於腸胃,迨至秋天,寒風襲於皮毛,熱必秘於臟腑,於是熱欲外泄而不能,熱不得不與濕相合。


然而濕與熱非好相識也,相合相爭,而疼痛生矣,熱欲下出,濕欲相留,彼此牽掣放大腸之閒,而後重現矣。


熱欲出而不得出,則熱必上焚,不得不求救於水。


然而濕留於下焦,而火則忌水也,使水不能傳入於膀胱,水火戰鬥,仍從大腸而出,此小腹之所以發脹耳。


治法分解其濕熱,俾濁者趨於大腸,清者入於小腸,不必用澀藥以止痢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0:54 | 只看該作者

分解濕熱湯


車前子一兩 厚朴三錢 黃連一錢 甘草一錢 枳殼一錢 檳榔一錢 滑石末三錢 水煎服。


一劑後重除,二劑疼脹止,三劑口渴解,痢亦全愈。


此方用車前以利水,用黃連以清熱,用厚朴以分清濁,餘則止穢去滯,調和於邪正之閒,以解紛爭也。


君、相、佐、使既用之攸宜,安有不取效之捷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1:07 | 只看該作者

二黃湯


亦神效。


澤瀉二錢 車前子五錢 大黃 檳榔 滑石各二錢 黃連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服。


二劑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1:20 | 只看該作者

人有濕熱作痢


大渴引飲,飲後又不甚快,心中懊?,小便不利,紅自相閒,似膿非膿,似血非血,此是火熱未解之故也。


夫濕熱之極,始成痢疾,但其中有濕輕熱重,熱輕濕重之分耳。


如此等之痢,明是濕熱兩重之症,單消水則熱存而水難降;


單清火則濕在而火難除,必須兩瀉之,熱與濕俱不能獨存也。


然而瀉熱必致傷陽,瀉濕必致傷陰。


治法必於補陰之中,佐以瀉熱濕之劑,則陰既不虧,陽亦無害。


大瀉之既能損傷陰陽,則補陰亦宜補陽矣,何僅補其陰,即能不傷其陽也?


不知陰陽原兩相根也。


瀉熱之藥,仍走於大腸之內,雖損其陽,仍損其陰也。


今補其陰,則陰不傷矣,何害於陽乎?


此補陰之所以不必再補陽耳。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1:32 | 只看該作者

滋陰止痢丹


白芍一兩 當歸一兩 大黃三錢 車前子五錢 檳榔二錢 蘿蔔子三錢 水煎服。


一劑膿血減,二劑懊?除,三劑口渴解,而痢亦頓止矣。


此方奇在大黃與蘿蔔子並用,逐瘀穢實神,分清濁甚速,用之於白芍、當歸之內,補以行攻,有攻之益,無攻之失也。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1:43 | 只看該作者

通快飲


亦佳。


黃連 茯苓各三錢 白芍一兩 黃芩 車前子 枳殼各二錢 厚朴一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1:56 | 只看該作者

人有濕熱之極


腹痛作痢,上吐不食,下痢不止,至勺水難飲,胸中悶亂,人以為噤口之痢也,誰知是胃中濕熱之毒乎。


夫痢宜下行,下利宜也,何以上吐而不能入乎?


此蓋胃中之火,得濕而蘊結不宣,一旦作痢,本欲下行,乃投之以飲食,則火反上熾而不降,以致胃口閉塞,而成噤口也。


然而胃火之盛者,由於心火之旺,心火最惡濕,一得濕則火鬱而不通,則停住於胃口;


胃中之火,愈增其薰蒸之氣,二火相合,則熱之勢固結而不散,濕亦停住於腸胃之內,胸中交戰,安得不悶亂乎?


治法必須開鬱火之門,而門不能易開,必須引火開門之為捷耳。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 22:02:11 | 只看該作者

引胃湯


人參一錢 黃連三錢 吳茱萸三分 菖蒲三分 各為細末,滾水調入於茯苓末中,大約茯苓須用五錢,一匙一匙調如稀餬者嚥之。


初時嚥下必吐,吐後仍嚥,藥一受則不吐矣。


即將前藥服完,上下俱開門矣。


然後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23:55 , Processed in 0.42187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