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希臘】 希臘(Greece)共和國,是歐洲最偏南之國,位於巴爾幹半島的西南部。
西元前四世紀以後,曾為馬其頓、羅馬、拜占廷等帝國的領土,而沿海島嶼則先後為阿拉伯人、威尼斯人,及不列顛人等所統治。
西元一八二一至一八二九年間,與土耳其苦戰八年,獲外力支援,始得獨立。
一九四一年為德國佔領,一九四五年復國。
希國面積十三萬二千五百六十二方公里,其中二分之一為山地。
島嶼共有四百餘,大多是岩石錯雜,約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一;
以克里特島面積最大,為愛琴文明的發祥地。
班都斯山脈縱貫半島,奧林匹斯峰(二千九百一十四公尺)為最高峰。
南半為多山的伯羅奔尼撒(又稱摩里亞),以科林斯地峽運河與北半陸地分隔。
洛多皮山塊介於巴爾幹山與班都斯山之間,為結晶岩構成的古褶曲山地。
就氣候言,夏乾熱,河川乾枯;
冬濕潤、溫和,尤其是西海岸和本土南半部,但山區氣候嚴寒多霜雪。
(圖1)。
人口約九百二十八萬四千人(一九七七),主分布於沿海的狹小平原、河谷及山間小盆地。
產業以農為主,主要作物為小麥及果蔬類,並飼牧山羊與綿羊。
工、礦業不盛,但航運、旅遊業則相當發達。
西德與美國為其主要貿易夥伴。
大多數人民用希臘語,信奉正教。
十萬人口以上的都市有雅典(首都)、薩羅尼加、比里夫斯、巴特拉斯等。
(陳文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