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RepubicaSocialilistRomânia,SocialistRepublicofRomania),面積約二三.八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二千二百萬(西元一九七九年)。
位於巴爾幹半島北部,多瑙河下游,東臨黑海,北及西北與蘇俄接壤,南接保加利亞,西鄰南斯拉夫及匈牙利。
見圖1(羅馬尼亞位置圖)國土中央為喀爾巴阡山(Carpathin)及外西凡阿爾卑斯山(TransylvanianAlps)所據,精華區為多瑙河下游的瓦拉幾亞(Walachia)平原。
此平原西以鐵門峽(IronGate)與匈牙利平原相界,東部則與蘇俄烏克蘭平原黑土帶相連,土壤肥沃,利於農耕。
氣候東西不同,東部類似烏克蘭,夏熱冬冷,呈大陸性。
西部則冬、夏變化較緩和,類似中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羅馬尼亞為典型農業國,盛產小麥、大麥、裸麥、玉米,糧食有餘可以輸出,素有歐洲穀倉之稱。
戰後農業改為機械化及集體農場化,並發展農牧混合經營,發展更快。
工業則以石油化學工業最為重要,石油生產占歐洲第二位,主要提煉及石化工業中心在普洛什特(Ploesti,人口二十二萬)。
對外貿易輸出,以穀物、石油及其製品、木材、機械、水泥等為主,輸入則以金屬、食品、棉花、橡膠、煤鐵等為大宗。
羅國在戰後加盟為華沙公約組織,並且為東歐經濟互助協會(COMECON)會員國。
近年來,因不滿該協會經濟分工體制,改走獨立路線,對俄貿易減少,有與西歐各國經濟上接近之趨勢。
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位於瓦拉幾亞平原中央,為全國工業、交通中心,人口一百五十萬。
克路治(Cluj)為另一工業中心,人口二十一萬。
康士坦沙(Constansa)為黑海主要港口,係一不凍港。
勃萊拉(Braila,前瓦拉幾亞王國首都,人口十六萬)及卡拉茲(Galati,前摩達維亞王國首都,人口十九萬)相距頗近,均為多瑙河下游河口港,後者造船工業頗盛。
(蔡文彩)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