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蕭】 簫,在古代是指由許多竹管編聯而成之排蕭,並非現在常見單管豎吹之洞簫,在元代以前,排簫均稱為簫,並有雅簫、頌簫、韶簫、鳳簫等名稱,相傳為舜所作,其形參差象鳳翼,有單翼、雙翼、等管、木櫝等形式,共有四十餘種式樣,但主要的有大小兩種,根據爾雅知「大簫謂之言,小簫謂之筊」。
郭璞注曰﹕「言二十三管,長尺四寸﹔筊十六管,長尺二寸。」
自元以後,始有木架之櫝簫並用排簫之名。
現在豎吹單管之簫,在古代原名為篴,待漢代之橫吹,漸名為笛後,豎吹之篴也就改稱為簫,於是古代原來之簫,也就改稱為排簫。
在大明會典之大樂制度載:「簫十二管,以紫竹為之,長一尺九寸,六孔,間纏以絃線,裹以錫箔,無底直次之。」
中和韶樂制度中,對排簫及簫,也均有說明及尺寸記載,只是簫之長度稍短,為一尺八寸而已。
又為防止管身裂開。
故在孔間纏以絃線,這倒與現在之笛,有些相似。
至於現在之簫,均為六音孔,前五後一,頂上有一V形吹口,名曰山口,下後方又有二出音孔,可供穿繩懸掛,或繫絲垂作裝飾。
著名之玉屏簫,係貴州玉屏縣所產,管身細長,其長為六四.五公分,外徑自一.三至二公分不等,內徑為○.八至一.五公分,甚多選斷面為橢圓形之扁竹製成,刻以詩句山水,發音高而清麗,宜於個人獨奏雅賞。
至於國樂演奏所用者,長度稍短,約六十一公分,管身較粗,外徑為二.八公分,內徑為一.八公分,各孔全閉時發音為D,音量較玉屏簫大而容易吹奏。
此外還有一種南管所用之洞簫,管身粗短,選近根部之桂竹製成,去皮後漆成黑色,保留天然竹節,使有古樸高雅之感,其規格為九段十節,每段二孔,包括前後音孔及繩孔,如是管身長度相近,不至於太長,約五四.五公分左右,音色柔和高雅,為南管清音之重要樂器。
(莊本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