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爵士音樂】 爵士音樂,起源於美國的南方,發軔於西元二十世紀初期,它是來自非洲的旋律(包括靈歌、作活歌、藍調等),加上歐洲傳統的和聲(古典和聲、教會和聲等),以及匯集非古地區的節奏(如西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等地),並在美國的自由天地裏,揉合了新大陸的精神,而逐漸融合發展出來的一種現代的音樂形式。
爵士音樂是先由黑人賦予生命,而後再由白人加以純化並使它繼續成長,它誕生在紐奧爾良,但流行於全美各大都市,兩次世界大戰,隨著美國的強盛國勢,更是傳揚四海,影響全球。
爵士音樂在三十年代以前,流行狄克西蘭樂風。
以七、八人的樂隊演奏兩拍子的即興合奏式樂曲為主,輕快活潑,極富歡樂的氣氛,小喇叭王路易阿姆斯壯為著名的代表人物。
四十年代盛行搖擺樂風,由銅管、簧管,以及節奏組成立的大樂隊,演奏四拍為主的樂曲,豐富明快的效果,輕鬆灑脫的特性,成為典型的爵士樂風格。
格蘭米勒、班尼固特曼等人都是傑出的代表。
戰後五十年代,樂隊又回到中小形態,並流行所謂的畢巴普樂風,查理派克、麥爾戴維斯等演奏名家,在技術和觀念上都有很多的創作與突破之處,而使個人的音樂才華發揮,即興演奏的藝術昇華。
六十年代以後,爵士音樂主要分為兩個體系,一個與新興的搖滾音樂融合發展,成為流行世界各地的爵士搖滾;
另一個則與嚴肅的現代新潮音樂合流,成為現代爵士。
爵士音樂在旋律、和聲、節奏、吐音、發聲、即興演奏,以及配器編曲等方面各有其獨特的風格,但由於不斷的融合與成長,也一直在繼續的演變與開展。
至於爵士音樂的教育,仍以美國最具水準,目前有三百餘所大專院校,開授有關爵士音樂的課程,五千多個中學擁有典型編制的爵士大樂隊(舞臺樂隊),以爵士音樂為主的百克里音樂學院,學生多達兩千六百餘人,為全球人數最多的音樂學府。
(翟黑山)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