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普契尼】 普契尼(PucciniGiacomo,西元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二月~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生於義大利盧卡(Lucco),逝世於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享年六十四歲。
普契尼具有很高的音樂天分,從小即受嚴格之音樂訓練,一八八○年十月,赴米蘭進入雷爾音樂院就讀,在學期間即完成隨想交響曲,並經演奏與出版。
第一部歌劇LeVilli首演雖然失敗,卻顯露出普契尼在旋律創新、管絃樂配置、組織之才華。
三十五歲所作第三部歌劇馬儂‧雷斯考(ManonLescaut)一劇演出成功。
爾後一連串歌劇相繼演出,尤以波西米亞人、托斯卡、蝴蝶夫人最享盛譽;
一九○七年,普契尼對貝拉史可(DavidBelasco)的金色西部的少女一劇感到興趣,在一九一○年應用新的題材、新的作曲技巧,及當地歌謠旋律完成此部歌劇。
他的最後一部未完成歌劇杜蘭多公主(Turandot),以十八世紀高西(CarloGossi)之舞臺劇為腳本,置景於古代中國之北京,此乃普契尼歌劇中唯一以中國為背景之作品。
其中充滿中國民謠之旋律;
其未完成的最後一幕,由其弟子阿法諾(FrancoAlfano)補寫完成。
普契尼的寫實歌劇是把日常生活的各種腳色,安放在戲劇場合裏加以評介討論。
他把義大利固有的美麗旋律,加以發揚,並與戲劇之表現調合,使歌劇更適合於舞臺演出。
他的獨有特色是旋律明朗、甜蜜、抒情的,和聲豐富;
管絃樂著重於音色之效果。
再者,其作品的通俗化,使歌劇在藝術的領域中更普遍化。
普契尼的蝴蝶夫人,首演失敗,當時他並不灰心,因為他曾全心沈浸在感情豐富及動人的悲劇中去創作此齣歌劇,他相信蝴蝶夫人是充滿生命和真理的,他將第二幕以間奏曲隔為兩場後,再度演出,即得到它應有的成功。
普契尼其音樂本體仍未脫離義大利之傳統體系,他希望他的音樂具有真實感,並充滿熱情與人性。
普契尼不懂英文及東方文字,但作品卻有很多為東方故事,並善用外國地方民謠為旋律。
他一生共作十多齣的歌劇,認為最得意之作品為馬儂‧雷期考及蝴蝶夫人。
(吳博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