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4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組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5 08:5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組曲

 

組曲(Suite),是連結數個不同來源、拍子,和速度的舞蹈曲,成為一首純器樂的多樂章作品;

 

Suite的字源,正是來自法文Suivre連續或追隨之意。

 

在中古時代的俗樂中,還算是真正民間歌舞的連續(我國隋唐的法曲和宋元的大曲,也都未脫離器樂、歌唱,與舞蹈約合并呈現),到了西元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就漸漸擺脫了實際的歌舞,而成為純器樂的欣賞目標了。

 

最早的舞曲連續是義大利人一慢一快的匹配,使兩拍的慢板舞曲與三拍的快速舞曲連續出現,如孔雀舞與勇士舞(Pavane-Gagliardo)、穿梭舞與雀躍舞(Passamezzd-Saltarello)等。

 

威尼斯的曲譜印刷發明家貝特魯契(O.Petrucci,一四六六~一五三九),在他一五○八年出版的魯特琴譜集中,已結合了四種不同舞曲為一組,且加上觸奏終曲共成五個樂章的連續。

 

一、巴洛克組曲:十七、八世紀在器樂方面是組曲的極盛時期,而德、法、義等國的作曲家們,當初在樂章的分配上卻極為紊亂。

 

進入十七世紀中葉以後,才由於德人佛洛貝格(J.Froberger,一六一六~一六六七)等的努力,逐漸奠定了所謂古典組曲,即巴洛克組曲的四個基本樂章:四拍的德國舞(Allemande)、三拍流暢的法國舞(Courante,有義法兩式)、三拍慢板的西班牙舞(Sarabande),和八六拍急速快板的英國舞(Gigue);

 

且可在尾章之前任加數個其他舞曲,如嘉禾舞曲、布雷舞曲、小步舞曲等,這正是巴哈、韓德爾、泰肋曼等人無數組曲的基本結構。

 

其中最出名的,是巴哈的六首法國組曲、六首英國組曲、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Partita),和四首命名為序曲(Ouverture)的管弦樂組曲;

 

在英國組曲中,他還依照古代即興開始的習慣,加上了相當冗長的前奏曲樂章。

 

組曲的結構非常簡單,每種舞蹈都分成前、後二段,前段由主調出發結束在屬調,後段用同一曲調主題,由屬調回到主調來結束,前、後段各自反覆一次。

 

每首組曲之各種舞蹈,雖保持其原有節奏形態,卻都統一在相同的調子上。

 

二、古典時期:表面上看來,奏鳴曲形式興起後,上述組曲像是沒落了,實際上奏鳴曲卻是由組曲發展出來的更齊全形式:第一樂章主調和屬調各自成立主題,這便形成了所謂呈示部,今日鋼琴譜上還有此前段反覆的痕跡,加上中段的開展,再使後段出現便成了再現部。

 

第二樂章歌謠體是個西班牙慢板舞曲的變形,第三樂章只是加了中段的小步舞曲,第四樂章更是快速英國舞曲的化身。

 

至於此期盛行的嬉遊曲、小夜曲,和落成曲(Cassation),也無一不是改變了名稱的舞曲的運續。

 

三、近代組曲:十九世紀以來,凡不依嚴格形式的奏鳴曲系統作曲的多樂章器樂曲,都可稱為組曲。

 

有的來自歌劇中純器樂部分的組合,如比才的卡門組曲、葛利格的皮爾金組曲等;

 

有的則來自同名的芭蕾舞劇,如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天鵝湖、睡美人等。

 

至於有個別標題,而實質卻是組曲的作品更多,如舒曼的鋼琴曲蝴蝶、狂歡節、兒時情景,拉威爾的古普蘭之墓、鵝媽媽,葛希文的藍色狂想曲,葛羅菲的大峽谷等,但是在形式結構及調性方面,就都自由得多了。

 

(李振邦)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29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8:22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