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山貓】 Bobcat
【辭書名稱】哺乳類
學名:Lynxrufus(Schreber,1777)形態:較歐亞大山貓體型小,身體較修長,腳小,毛短,耳端鬃毛較不發達;
體色由淺黃到褐色,有暗褐或黑色斑點或條紋,耳後大部分為黑色、耳尖端有黑色叢毛,尾短,末端背面亦為黑色;
頭軀幹長65~105公分,尾長11~19公分,肩高45~58公分,體重4.1~15.3公斤。
分布: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中部。
生態習性:棲地較歐亞大山貓多樣,可居住在森林、半沙漠地區、灌叢,以密植被中的樹洞或石縫為窩,主要於夜晚在地面活動,但會爬樹,一晚的活動距離約3~10公里,食物包括小獸類、兔和鳥,冬天有時也會吃較大的鹿;
族群密度約達每2.6~18.4平方公里1隻,雄獸最小活動範圍約5平方公里,平均約42.1平方公里,雌獸最小活動範圍約1平方公里,平均約19.3平方公里,同性活動範圍不重疊,但雌雄獸活動範圍重疊;
除生殖季外,通常單獨活動,雌獸春天時生產一胎,但年輕的個體或春天生的幼獸夭折後,夏秋時還可能有一生產高峯,發情週期約44天,懷孕期60~70天,一胎1~6仔,通常生3仔,出生時體重283~368公克,9~10天睜眼,2個月斷奶,3~5個月隨母獸外出覓食,冬天離開母獸,雌獸1歲性成熟,雄獸則到第二年才可能交配,圈養下壽命可達32年4個月。
同樣地,因為會捕食狩獵動物、牲畜或為利用皮毛而被捕捉,數量減少,目前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物種。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