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鼬(黃鼬、華南鼬鼠、黃鼠狼)】 Siberian Weasel, Yellow Weasel
【辭書名稱】哺乳類
學名:Mustelasibirica(Pallas,1773)形態:體色由頭至尾包括四肢呈暗黃褐色,腹部較淡,但背腹之間並無明顯的交界,喉部有白斑,但大小不一;
雄獸頭軀幹長28~39公分,尾長15.5~21公分,體重650~820公克;
雌獸頭軀幹長25~30.5公分,尾長13.3~16.4公分,體重360~430公克。
分布:歐洲俄羅斯東部到西伯利亞東部、泰國、日本、台灣。
生態習性:主要分布在森林中,但有時也會靠近城鎮,會以樹洞、樹根、石頭之間、囓齒類的地洞、甚至建築物為窩穴,用毛、羽毛、乾樹葉鋪在窩內;
動作敏捷、嗅覺與聽覺佳,會爬樹,也會游泳,主要為晨昏或夜間活動,有時也會於白天追逐獵物,一晚可移動8公里,食物包括小獸類、鳥、蛇、蜥蜴、蛀、昆蟲等,冬天可能有儲食行為;
交配季在冬末初春時,幼獸在4~6月出生,懷孕期28~30天,一胎2~12仔,1個月後睜眼,2個月後斷奶,8月末時幼獸離開母獸,但同窩的個體可能在秋天一起播遷,圈養下壽命可達7年10個月。
黃鼠狼是亞洲鼬的一個亞種,在台灣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3,500公尺之各種森林、高山草原或山徑附近;
約於3~4月繁殖,懷孕期約38天,每胎可產1~2仔。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