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十部伎】 唐代讌享初沿隋代大業時制定之九部伎舊制,奏九部樂,唐太宗貞觀十四年(西元六四○年),平高昌,收其樂付太常,又造讌樂去禮畢曲,成十部伎,初演於貞觀十六年(六四二),十部伎與二部伎、教坊、梨園、四部樂等共稱為唐代宮廷音樂文化之精華。
十部伎以民族樂區別,曰讌樂、清商、西涼、扶南、高麗、龜茲、安國、疏勒、康國、高昌十部。
上演時,從第一伎讌樂至第十伎高昌伎全部演出,多采多姿。
於宮廷重要讌會、祝宴及接待外使儀節中用之,隸太常寺之太樂署,其樂集「夷樂」、「俗樂」之大成,各伎樂器之種類,樂工及舞伎人數,頭、履服飾等,詳載通典及舊唐志各書,樂曲(歌曲、舞曲、解曲)情形亦見載隋志。
十部伎自唐代中葉武后、中宗開始,漸告衰退。
唐玄宗時,新胡樂經河西傳入中國,結合中國原有之俗樂(清曲)而生法曲,朝廷為新胡樂設立內外教坊,為法曲新設梨園。
玄宗以各民族文化融合態勢漸成,十部伎改以演出形式分類,曰立部伎、坐部伎。
立部伎立奏堂下,分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榮、光聖樂等八部;
坐部伎坐奏堂上,分讌樂(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等六部,演出時可自立、坐二部全部十四曲中。
任擇數曲上演。
安祿山亂後,太常寺、教坊及梨園等一度荒廢,貞元十四年(七九八)後,十部伎曾告復活。
懿宗時,十部伎樂工號稱五百。
五代及宋代後,十部伎完全絕跡。
(薛宗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