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6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圓明園】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1 20:3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圓明園

 

圓明園在北平之西北郊,距西直門約二十里,在平綏鐵路之西,西山之東,清聖祖時所築暢春園之北,始建於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一)之後,為世宗之藩邸。

 

世宗即位後,自雍正三年(一七二五),春夏秋三季,常在園聽政。

 

於園南建造殿宇,設有朝署值衙,為大臣視事之所。

 

引水為池,植樹成林,增建亭榭,益增勝景。

 

高宗在位六十年(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因天下太平,民豐物阜,更大事興建,在園東擴建長春園與萬春園,稱為圓明三園。

 

高宗六次南巡,所見江南名勝,如海寧安瀾園,錢塘小有天,寧波范氏天一閣,江寧瞻園,吳縣獅子林,惠山秦園,都照樣在園中仿造。

 

三園工程,到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大致完成。

 

三園共一百餘景,每一建築中包括有樓、閣、亭、軒、榭甚多,雖大部分為宮殿式,但變化多端,興味無窮。

 

圓明園有門十八座,南為大門,稱為大宮門,有寬大石路直接西直門,為皇帝必經之路。

 

長春園內,尚有傳教士法人郎世寧(J.Castiglione)和法人蔣友仁(P.MichelBenoit),及其他傳教士構圖、設計、監工而成的西洋樓,和蔣友仁造成的自動噴水機。

 

文宗(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在位,內亂外患交起,文宗無以為計,意態消沈。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移居圓明園,以聲色自娛。

 

十年八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文宗北奔熱河。

 

二十二日,法軍進圓明園,次日,英軍亦進園中。

 

兩軍大肆搶劫園中珍寶文物。

 

事後,英法軍官及隨軍牧師,均有記述。

 

英公使額爾金(LordElgin)及英軍統帥格蘭特(T.HopeGrant),不顧法公使葛羅(BaronGros)及法軍統帥蒙他板(Montandan)之反對,於九月五、六日,大舉火燒圓明園,除被劫掠的珍寶文物外,經二日之久,燬滅了號稱萬園之園的世界唯一的名園,為人類文化史上之浩劫。

 

文宗得悉,極為憤慨,遂致一病不起。

 

圓明園範圍廣大,北部尚殘存建築十多處。

 

清穆宗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因太平軍及捻亂已平,御史德泰奏清修復,未行。

 

十二年,因穆宗已親政大婚,第二年為慈禧太后四十萬壽,於九月中決定重修圓明園,雖御史沈淮、游百川先後諫阻,不聽。

 

但以需銀千萬兩,且木材不繼,臣下多人力諫,在十三年七月,不得不停工。

 

德宗光緒年間,仍小有建築或黏修。

 

不幸光緒二十六年(一九○○),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外之圓明園,又經土匪莠民的洗劫,將所餘的殿宇、亭榭及宮門的銅獅與門環,甚至磚瓦、石料、樹木,都被拆毀挖掘出賣。

 

於是在同治、光緒間修復和原存的建築,為之一空。

 

僅殿堂柱基,和無法拆毀的大牆壁及石路尚存而已。

 

(黃大受)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87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3:52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