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蒙古滅金之役】 蒙古與金國有夙,成吉思汗既已統一漠北,遂準備伐金。
金國是一個大國,蒙古軍以小伐大,歷時數年始完成準備。
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是,蒙古軍只善野戰,不懂攻城,而金國到處有堅城,所以先要數征西夏,學習攻城技術。
太祖六年(金大安三年,西元一二一一),成吉思汗開始伐金,於會河堡之戰,大破金軍,遂取居庸,圍中都(燕京)。
同時分遣一軍徇遼東,使起兵是處的契丹人耶律留哥歸附。
八年(金貞祐元年)蒙古軍發動大攻勢,三路進軍,大掠冀、魯、晉三省及遼西地區。
成吉思汗知金不可一舉擊滅,許金言和而退。
翌年,金主遷都南京(汴梁),蒙古軍先後取得金之中都、北京(熱河故大寧城)及西京(大同)。
稍後,成吉思汗要親征西域,乃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命他專征金國。
木華黎於十二年(金興定元年,一二一七)受命,當年即開始行動。
他先以主力略定河北、山東,然後再取山西。
山西已平,復進攻陝西。
十八年(金元光二年,一二二三),木華黎所置的山西河中(永濟)守將石天應戰死,河中復為金人所取。
木華黎自陝西渡河回師晉南,病死於聞喜。
木華黎死後,其所部漢蒙諸將如史天澤、劉伯林、嚴實等雖能盡力保持已得領土,然金人游擊隊十分活躍,蒙古軍全盤形勢逆轉。
二十年(金正大二年,一二二五),成吉思汗自西域凱旋歸來,旋即出征,首先繫滅西夏,接著就從該方面進兵,經略金之秦隴及河湟。
二十二年(金正大四年)七月,成吉思汗崩於清水軍次,大軍班師,伐金軍事停頓很久。
而金哀宗則利用這個時機,整軍經武,不遺餘力。
太祖崩後,由第四子拖雷監國,至太宗元年(金正大六年),始由第三子窩闊臺嗣位。
翌年,太宗開始伐金,自統大軍圍陝西鳳翔。
三年(金正大八年)已下鳳翔,即命拖雷假道宋國南鄭迂迴前進。
稍後,太宗自取河中,渡河進入豫省,仍先遣三王前往增援拖雷。
四年(金天興元年,一二三二)正月,拖雷等與金人戰於鈞州(禹縣)三峰山,金軍十萬精銳盡滅,從此就沒有抵抗力了。
太宗乘勝進圍汴京,接受金主請和而退。
未幾,和議破裂,金哀宗自汴出走,奔往歸德。
金汴京守將崔立以其都城向速不臺投降。
金主由歸隱再走蔡州,太宗遣塔察兒率蒙漢諸軍圍攻之。
仍請宋人輸糧接濟,並出兵協助,宋乃命孟珙將兵前往。
金主以忽斜虎為丞相,據孤城抵抗,極為壯烈,然已回天無術。
六年(宋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一二三四)正月,蔡州城破,金哀宗自焚死,金亡。
(李則芬)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