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1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二次革命】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5 16:2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二次革命

 

民國二年二次革命,係民國成立後革命黨人聲討袁世凱之首次失敗。

 

其發生原因,一為民國二年春正式國會選舉結果,國民黨獲得決定性勝利,宋教仁係國民黨領袖,平日主張政黨內閣最力,袁氏疑懼不安,密遣人於三月二十日暗殺於上海,引起國民黨人之不平。

 

二為四月二十六日袁氏不經國會同意,擅自與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簽定二千五百萬英鎊善後借款合同,作為發動軍事準備。

 

一面收買黨人,一面派海軍游弋長江,命段芝貴、李純統兵向九江,馮國璋、張勳統兵向南京。

 

三為自六月九日起,袁氏罷免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皆隸屬國民黨籍,反對大借款最力,逼使國民黨人不得不起兵以討袁。

 

七月十二日,李烈鈞在江西湖口宣佈獨立。

 

二十四日,湖口臺司令陳廷訓叛變,烈鈞被迫退南昌。

 

八月十八日,南昌復陷,烈鈞輾轉走日本。

 

七月十五日,黃興在南京率第一、第八等師宣佈獨立,徐州駐軍第三師長冷遹風響應。

 

十七日,江蘇都督程德全托故離寧,通電附袁,滬寧鐵路局長復受袁嗾使,拒絕通車,南京乃陷於孤立局面。

 

二十二日袁軍陷徐州,二十五日陷臨淮關,黃興乃於二十八日離寧,第一師長章梓同去,第八師長陳之驥乃於二十九日撤銷獨立,其後因第一、第八兩師內鬨,黨人何海鳴乘之,復有第二、第三次宣布獨立,至九月一日,南京卒為袁軍所攻陷。

 

七月十六日,陳其美在上海組織討袁軍,十八日正式宣佈獨立,因事起倉卒,以新集之眾,缺乏重武器,加以外人袒袁,海軍助逆,至二十九日卒歸失敗。

 

七月十七日,柏文蔚在安徽宣佈獨立,所部第一師長胡萬泰早與袁世凱暗通消息,八月六日以電話要脅文蔚離境,通電取消獨立。

 

七月十八日,陳炯明在廣州宣佈獨立,袁世凱命梧州駐軍龍濟光部襲陷肇慶,粵軍師長蘇慎初復叛變於燕塘,炯明被迫走香港。

 

七月二十日,福建都督孫道仁受所部第十四師長許崇智影響,宣佈獨立,及各地討袁軍失敗,八月九日崇智出走,道仁乃宣布取消獨立。

 

七月二十五日,湖南都督譚延闓在長沙宣佈獨立,一面派兵援贛,一面遣軍攻鄂,兩路皆受挫。

 

及袁軍大至,未獨立各省紛紛來電勸和,乃於八月十三日宣布取消獨立。

 

八月四日,重慶駐軍第五師長熊克武宣佈獨立,及遭川、黔軍夾攻,所部潰散。

 

九月十二日,克武離渝出走。

 

二次革命起兵討袁達八、九處之多,兵力逾十萬人,其所以二個月內相繼失敗,一由於討袁軍不能發動於宋教仁被刺之初,國人激憤之時,而發動於袁世凱借款成功,三都督罷免之後,自失良機。

 

二由於袁世凱財力雄厚,軍事主動,站在政府立場,藉口內亂,通緝華命黨領袖,使其在國內無立足之餘地。

 

三由於袁世凱帝制野心尚未暴露,距離辛亥革命末遠,一般人民為個人生命財產計,基於苟安心理,厭棄亂事,不肯為革命黨人之助。

 

四由於列強為保護其在華既得利益;

 

盡量於予袁世凱以支持。

 

上海領事團竟簽字文件,協捕黃興、李烈鈞、陳其美、柏文蔚、鈕永建等革命黨領袖,香港政府且下令永禁國父、黃興、胡漢民、岑春等入境。

 

五由於討袁軍組織渙散,各自為戰,不能一致行動。

 

陝西都督張鳳翽、山西都督閻錫山本革命黨人,竟依附於袁世凱,使袁氏無後顧之憂,得以全力對付南方革命軍。

 

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益無所顧忌,於是解散國會,廢除約法,積極進行帝制。

 

國父鑒於二次革命之失敗,乃決心組織中華革命黨,加強革命陣營,積極展開討袁工作。

 

(李守孔)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40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9:3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