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8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宋代草市】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4 06:1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宋代草市

 

草市最早見於東晉,其意義有二:一為販飼馬料之市,一為草草構成之市。

 

蓋市者,商業區之意,多設於州縣治所,以便稅收。

 

其州縣治所以外地區,為小規模交易所設場所,則稱為草市。

 

亦由是,草市多在城郭附近,或當交通要衝,如渡頭及重要路線交會處。

 

所謂「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是也。

 

宋代草市,規模漸大,惟有自然形成者,亦有由官府刻意措置者。

 

自然形成者,如蘇軾乞罷宿州修城狀曰:「宿州自唐以來,羅城狹小,居民多在城外。

 

本朝承平百餘年,人戶安堵,不以城小為病;

 

兼諸處似此城小人多,散在城外,謂之草市者甚眾。」

 

官府刻意措置者,如神宗熙寧十年(西元一○七七)詔:「戎瀘州沿邊地分,蕃漢人戶所居,去州縣遠,或無可取買食用鹽茶農具,人戶願於本地分興置草市,招集人戶住坐作業者,並先於本州縣投狀保明,申轉運司,差官相度經久可行以聞。」

 

草市發展結果,則富商大室、販夫走卒,並居其中,或起樓垣,或營草屋,而茶樓酒肆、花街柳巷,亦應運而生。

 

最後,往往畫入城郭之中,或就原地,或附近另築新城,形成新興城鎮或市區。

 

宋代草市,多為三教九流、龍蛇混雜處,其事散見各文獻中,茲不多。

 

(朱重聖)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5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9:59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