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怯薛】 怯薛,為成吉思汗衛隊之總稱,其職掌有三:一為宿衛(譯名為客卜帖兀勒);
二為侍衛(譯名為土兒合兀愒);
三為箭筒士(譯名為豁兒赤)。
考蒙古怯薛制度之創立,為西元一二○四年春,成吉思汗將征乃蠻,乃於今外蒙喀爾喀河畔重新編組軍隊,仍採契丹兵制,有萬戶、千戶、百戶、牌子頭等名目。
另選千戶、百戶、牌子頭,及白身人子弟技能體格優秀者五百五十人,組成怯薛。
其職務之分擔以八十人為宿衛,七十人為侍衛,四百人為箭筒士。
任斡哥列為侍衛長,哈撒兒為怯薛長。
一二○六年平定乃蠻,舉行庫利爾臺於鄂嫩河源,上成吉思汗尊號。
對怯薛人數,乃增至一萬二千人,至此怯薛制度,漸臻完備。
此一萬二千人共分為四班,每班三千人,於三千人中,一千為宿衛,一千為侍衛,一千為箭筒士。
宿衛職掌,專任夜間汗斡耳朵之防衛,日落後有人敢經過斡耳朵者,宿衛捕而明朝審訊之,換班時以符為憑而互相交代。
至於侍衛與箭筒士二千人,由其職務言,並無若何分別,為日間勤務。
負責白日警衛,其番值為於太陽落時,讓其職責於宿衛,外出而宿,將其所帶箭筒、廚官器皿,亦一同交代。
至次早飲湯時,宿衛又照例交代其職責與侍及箭筒士。
四班各有班長一人,由汗親信分領之。
第一怯薛為孛幹兒出:其番值日為申酉戌;
第二怯薛為孛羅忽勒:其番日為亥子丑;
第三為木華黎:其番值為寅卯辰;
第四為赤老溫:其番值為巳午未。
如此四班輪流至十二日,又由第一怯薛開始。
(李符桐)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