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醫籍考】

 關閉 [複製鏈接]
60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05:15 | 只看該作者

〔蘇沈良方〕


宋志十五卷注曰。沈括蘇軾所著。(書錄解題,作十卷。)存趙希弁曰。蘇沈良方十五卷。上皇朝沈括通醫學。嘗集得效方成一書。後人附益以蘇軾醫藥雜說。故曰蘇沈。陳振孫曰。蘇沈良方十卷。蘇者。

東坡。沈。即存中也。


不知何人所錄。其間辨雞舌香一段言。靈苑所辨。猶有未盡者。


館閣書目。別有沈氏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而無靈苑方。劉桂曰。蘇沈良方十卷。前有永嘉道士林靈素序。余家有宋刻本。竊意靈素在二公文集中。或雜記。或筆談等書。鈔出匯成一編。附托二公之盛名。以行其方耳。


李東垣謂蘇沈良方。猶唐宋類詩。何也。


蓋言不能詩者之集詩。猶不知方者之集方也。


一詩之不善。止不過費紙而已。不致誤人。一方之不善。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矣。


噫。後之集方書者。尚慎之哉。(讀醫說)。四庫全書提要曰。蘇沈良方八卷。宋沈括所集方書。而後人又以蘇軾之說附之者也。


考宋史藝文志。有括靈苑方二十卷。良方十卷。而別出蘇沈良方十五卷。注云。沈括蘇軾所著。陳振孫書錄解題。有蘇沈良方十卷。而無沈存中良方。尤袤遂初堂書目亦同。晁公武讀書志。則二書並列。而於沈存中良方下云。或以蘇子瞻論醫藥雜說附之。


蘇沈良方下亦云。括集得效方成一書。後人附益。以蘇軾醫學雜說附之者。


蓋晁氏所載良方。即括之原本。其云或以蘇子瞻論醫藥雜說附之者。


即指蘇沈良方。由其書初尚並行。故晁氏兩載。其後附蘇說者盛行。原本遂微。故尤氏陳氏遂不載其原本。今永樂大典。載有蘇沈良方原序一篇。亦括一人所作。且自言予所作良方云云。無一字及軾。是後人增附之後。並其標題追改也。


按明晁?寶文堂書目。有蘇沈二內翰良方一部。是正嘉以前。傳本未絕。其後不知何時散佚。今據永樂大典所載。掇拾編次。厘為八卷。史稱括於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今所傳括夢溪筆談。末為藥議一卷。於形狀性味。真偽同異。辨別尤精。軾雜著。時言醫理。於是事亦頗究心。蓋方藥之事。朮家能習其技。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儒者能明其理。而又往往未經試驗。此書以經效之方。而集於博通物理者之手。


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


程永培跋曰。沈氏良方。後人益以蘇氏之說。名之曰蘇沈良方。非當時合著之書也。


余藏舊刻印本。書不列存中氏原序。而載有林靈素一敘。亦止論沈。未及蘇。其卷首一敘。兼及蘇沈。文頗拙蹇。不著作者姓名。蓋俗筆也。


按永樂大典中。有蘇沈良方名曰。蓋從宋史藝文志來者。


則知合蘇沈。而傳於今日之本。約略宋末人為之耳。


又考宋史。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以藏本卷數較之。


雖合沈氏。卻雜以蘇說。若從蘇沈良方。則少五卷矣。


豈在當時已散佚不全耶。其中誤字甚多。幾至不可讀。為之訂正。然內證外證。婦人小兒。以至雜說。依稀略備。似非不全之本。蓋古人以醫卜為賤術。作史者志方書。未必詳加考訂。即如劉涓子之鬼遺方論。宋史作鬼論。脫去遺方二字。則其他之疏略可知也。


此書卷帙未符宋志。其間分合多寡。不可考矣。內中諸方。間已見之博濟靈苑諸書。即其余亦莫不應病神驗異常。至有不可以理測者。


豈非龍宮之所授耶。今為授梓。並補敘沈氏原敘一篇。熟讀五難。大有裨益。瘦樵程永培跋。鮑廷博跋曰。良方托始於沈夢溪。迨宋南渡後。或益以東坡論說。而蘇沈之名著焉。


元明以來。其傳漸寡。近年吳郡程君永培始出藏本。授梓以行。會朝廷詔頒內殿聚珍版本於各直省。於是其書復大顯於世。顧殿本初頒。


藏家爭先快睹。既不敷承領。而程刻又不列坊肆。無以饜四方之求。博因參合兩本。益廣其傳。上以仰副聖天子嘉惠藝林之至意。而程君活人濟世之心。抑又推而廣之矣。


殿本輯自永樂大典。大概詳沈而略蘇。程刻較完。而承訛襲謬。無從是正。往時程君過予。語次及之。


若有歉然於中者。


蓋慮其貽誤。較他書所系尤重也。


今證以殿本。盡刊其誤。其為愉快。當何如耶。刊成謹冠提要於簡端。以還殿刻之舊。卷末仍先以程跋。用示不敢掠美之意。乾隆癸丑十月上浣四日。歙鮑廷博識於柳塘寓廬。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11:30 | 只看該作者

〔蘇氏(軾)聖散子方〕

 

讀書敏求記一卷 未見自序曰。昔嘗覽千金方三建散。云風冷痰飲,症癖?瘧。無所不治。而孫思邈特為著論。以謂此方用藥節度。


不近人情。至於救急。其驗特異。乃知神物效靈。不拘常制。至理開惑。智不能知。今傑所蓄聖散子。殆此類耶。


自古論病。唯傷寒最為危急。其表裡虛實。日數證候應汗應下之法。差之毫厘。輒至不救。而用聖散子者。


一切不問陰陽二毒。男女相易。狀至危急者。


連飲數劑。即汗出氣通。飲食稍進。神宇完復。更不用諸藥。連服取瘥。


其余輕者。


心額微汗。止爾無恙。藥性微熱。而陽毒發狂之類。入口即覺清涼。此殆不可以常理詰也。


若時疫流行。平旦於大釜中煮之。


不問老少良賤。各服一大盞。即時氣不入其門。平居無疾。能空腹一服則飲食倍常。百疾不生。真濟世之具。衛生之寶也。


其方不知所從出。得之於眉山人巢君穀。穀多學好古。秘惜此方。不傳其子。余苦求得之。


謫居黃州。比年時疫。合此藥散之。


所活者不可勝數。巢始授余。約不傳人。指江水為盟。余竊隘之。


乃以傳蘄水龐君安時。安時以善醫聞於世。又善著書。欲以傳後。故授之。


且使巢君之名。與此方同不朽也。


(文集)。


又後序曰。聖散子。主疾功效非一。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藥全活者。不可勝數。所用此中下品藥。略計每千錢即得千服。由之積之。


其利甚博。凡人欲施惠。而力能自辨者。


猶有所止。若合眾力。則人有善利。其行可久。今募信士。就楞嚴院修制。自立春後起施。直至來年春夏之交。有入名者。


徑以施送本院。昔薄拘羅尊者以訶梨勒。施一病比丘。故獲報身。身常無眾疾。施無多寡。隨力助緣。疾病必相扶持。功德豈有限量。仁者惻隱,當崇善因。吳郡陸廣秀才。施此方並藥。得之於智藏主禪月大師寶澤。乃鄉僧也。


其陸廣見在京。施用並藥。在麥曲巷居住。(文集)。朱子曰。蘇軾字子贍。老蘇之長子。中進士第。再中制科優等。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官至禮部尚書。兼端明殿翰林侍讀二學士。


葉夢得曰。子瞻在黃州。蘄州醫龐安常亦善醫傷寒。得仲景意。蜀人巢穀出聖散子方。初不見於世前醫書。


自言得之於異人。凡傷寒不問證候如何。一以是治之無不愈。子瞻奇之。


為作序。比之孫思邈三建散。雖安常不敢非也。


乃附其所著傷寒□中。天下信以為然。疾之毫厘不可差。無過於傷寒。用藥一失其度。則立死者皆是。安有不問證候而可用者乎。


宣和後。此藥盛行於京師。太學諸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今醫者悟始廢不用。巢穀本任俠好奇。從陝西將韓存寶。出入兵間。不得志客黃州。子瞻以故與之游。子瞻以穀奇俠。而取其方。天下以子瞻文章。而信其方。事本不相因。而趨名者。


又至於忘性命。而試其藥。人之惑。蓋有至是也。


(避暑錄話)陳言曰。此藥以治寒疫。因東坡作序。天下通行。辛未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勝數。往往頃時寒疫流行。其藥偶中。抑未知方土有所偏宜。未可考也。


東坡便謂與三建散同類。一切不問。似太不近人情。夫寒疫亦能自發狂。蓋陰能發躁。陽能發厥。物極則變。理之常然。不可不知。(三因方)俞弁曰。聖散子方。因東坡先生作序。由是天下神之。


宋末辛未年。永嘉瘟疫。服此方被害者。不可勝紀。今閱葉石林避暑錄云。宣和間。此藥盛行於京師。太學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醫頓廢之。


昔坡翁謫居黃州。時其地瀕江多卑濕。而黃之居人所感者。


或因中濕而病。或因雨水浸淫而得。所以服此藥而多效。是以通行於世。遺禍於無窮也。


弘治癸丑年。吳中疫癘大作。吳邑令孫磐令醫人修合聖散子。遍施街衢。並以其方刊行。病者服之。十無一生。率皆狂躁昏瞀而卒。噫。孫公之意。本以活人。殊不知聖散子方中。有附子良薑吳茱萸豆蔻麻黃藿香等劑。皆性燥熱。反助火邪。不死何待。若不辨陰陽二證。一概施治。殺人利於刀劍。有能廣此說。以告人人。亦仁者之一端也。


(續醫說)。錢曾曰。聖散子方一卷。此方不過二十二味。諸病可治。東坡得之於眉山人巢穀。謫居黃州。時疫益行。合此藥散之。


所活不勝數。因制序以傳不朽。惜其方世罕之見。郭五常得之於都憲袁公。即為梓行於鄖陽。附錄華佗危病十方。及經驗三方。繼得者復刊為續錄。坡序稱濟世之具。衛生之寶。真此書之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14:54 | 只看該作者

〔杜氏(壬)醫準〕

 

一卷 佚葉少蘊曰。嘗見杜壬作醫準一卷。記其平生治人用藥之驗。其一記郝質子婦產四日。螈 戴眼。弓背反張。


壬以為痙病。與大豆紫湯獨活湯而愈。政和間。余妻才分娩。猶在蓐中。忽作此證。頭足反接。相去幾二尺。家人驚駭。以數婢張拗之。


不直。適記所云。而藥囊在獨活。乃急為之。


召醫未至。連進三劑。遂能直。醫至則愈矣。更不復用大豆紫湯。古人處方神驗類爾。但世所用之。


不當其疾。每易之。


自是家人有臨乳者。


應所須藥物必備。不可不廣告人。二方皆在千金第三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15:56 | 只看該作者

方論(二十四)

 

〔太醫局方〕讀書後志十三卷 佚趙希弁曰。上元豐中。詔天下高手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局驗試依方制藥鬻之。


仍模本傳於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17:35 | 只看該作者

〔張氏(耒)治風方〕

 

書錄解題一卷 佚陳振孫曰。張耒文潛所傳。凡三十方。


東都事略曰。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也。


幼穎異為文。從蘇轍學。轍見其文愛之。


舉進士。為臨淮主簿壽安尉。咸平丞。蘇軾亦深知之。


稱其文。召為太學。元?初。為正字。遷著佐郎,改著作郎。兼史院檢討。


在館八年。顧義自守泊如。擢起居舍人。請郡。以直龍圖閣知潤州。徙宣州責監黃州酒稅。徙復州。起為通判黃州。移知袞州。召為太常少卿。甫數月。後以直龍圖閣知穎州。又徙汝州。復坐元?黨落職。主管明道宮。初耒在。聞蘇軾之訃。以師弟子禮舉喪。言者以為言。遂貶房州別駕。黃州安置。五年。得自便。居陳州。尋主管崇福宮。卒。年六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19:57 | 只看該作者

〔初氏(虞世)古今錄驗養生必用方〕


宋志三卷(讀書後志作十六卷)佚趙希弁曰。養生必用方十六卷。上皇朝初虞世撰。序謂古人醫經行於世者多矣。所以別著書者。

古方分劑。
為今銖兩不侔。用者頗難。此方其證易詳。其法易用。苟尋文為治。雖不習之人。亦可無求於醫也。

虞世本朝士。一旦削發為僧。在襄陽。與十父游從甚密。
陳振孫曰。養生必用書三卷。靈泉山初虞世和甫撰。紹聖丁丑序。 朱?曰。世傳。婦人有產鬼形者。


不能執而殺之。

則飛去。夜復歸就乳。多瘁其母。俗呼為旱魃。亦分男女。
女魃竊其家物以出。兒魃竊外物以歸。初虞世和甫名士善醫。公卿爭邀致。而性不可馴狎。往往尤忽權貴。每貴人求治病。必重誅求之。


至於不可堪。其所得賂。旋以施貧者。


最愛黃庭堅。常言黃孝於其親。吾愛重之。


每得佳墨精楮。奇玩必歸。魯直語朝士云。初和甫於余。正是一兒旱魃。時坐中有厭苦和甫者。


卒爾對曰。到吾家。便是女旱魃。(可談)。


陸游曰。初虞世字和甫。以醫名天下。元符中。皇子鄧王生。月余得癇疾危甚。群醫束手。虞世獨以為必無可慮。不三日王薨。信乎醫之難也。


(老學庵筆記)。周密曰。初虞世所集養生必用方。戒人不可妄服金虎碧霞丹。乃詳其說云。狀元王俊民字康侯。為應天府發解官。得狂疾。於貢院中。嘗對一石碑。呼叫不已。碑石中若有應之者。


亦若康侯之奮怒也。


病甚不省覺。取書冊中交股刀。自裁及寸。左右抱持之。


遂免出試院。未久,疾勢亦已平復。起居飲食如故。但?不樂。徐醫以為有疾。以碧霞金虎丹吐之。


或謂心藏有熱。勸服治心經諸冷藥。積久為夜中洞泄。氣脫肉消。食不前而死。(齊東野語)。


〔續必用方〕藝文略一卷 佚。


〔龐氏(安時)驗方書〕宋志一卷 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21:33 | 只看該作者

〔龐氏家藏秘寶方〕


書錄解題五卷 佚陳振孫曰。蘄水龐安時安常撰。安時以醫名世。所著書傳於世者。


惟傷寒論而已。此書。南城吳炎晦父錄以見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23:09 | 只看該作者

〔主對集〕


一卷 佚宋史本傳曰。觀草木之性。與五臟之宜。秩其職任。官其寒熱。班其奇偶。以療百病。著主對集一卷。


〔楊氏(康侯)護命方〕讀書志五卷 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0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25:38 | 只看該作者

〔通神論〕


讀書志十四卷 佚趙希弁曰。楊氏護命方五卷。通神論十四卷。上皇朝楊退修撰。退修以岐伯語五運六氣。以治疾病。後世通之者。


唯王冰一人而已。然猶於變遷行度。莫知其始終次序。故著此方論云。黃庭堅序曰。天下之學。要之有宗師。然後可臻微入妙。雖不盡明先王之意。惟其有本源。故去經不遠也。


今夫六經之旨深矣。而有孟軻荀況兩漢諸儒。及近世劉敞王安石之書。讀之亦思過半矣。至於文章之士難矣。而有左氏莊周董仲舒司馬遷相如劉向揚雄韓愈柳宗元。及今世歐陽修曾鞏蘇軾秦觀之作。篇籍具存。法度粲然。可講而學也。


惟神農黃帝岐伯雷公之書。秦越人淳於意皇甫謐張機之論。儒者罕學。學之亦不能到其淵源。近世黎陽高若訥號邃於醫方。若訥既沒。亦不得其傳焉。


余有方外之友。曰楊介。嘗謂余言本草素問之意。且曰。五運六氣。視其歲而為藥石。雖仲景猶病之也。


至於本草。則仲景深矣。余涉世故多。未能從介學之。衰老竄逐戎?。瘴癘侵陵。生意無幾。恨不早從楊君之學也。


今年以事至青神。有楊康侯子建者。


以其所論著醫。惠然見投。悉讀之。


而其說汪洋。蜀地僻遠。無從問所不知。子建閉戶讀書。貫穿黃帝岐伯無師之學。至能如此。豈易得哉。然其湯液。皆以意調置。則不能無旨矣。方皆聖賢妙於萬物之性者。


然後能作而巧者述之。


而世之者也。


今子建發五運六氣。敘病裁藥。錯絲以針艾之方。與眾共之。


是亦仁人之用心云爾。(豫章別集) 按是書趙希弁稱楊退修所著。據黃魯直序。楊名康侯。字子建。乃著十產論者。


然則退修當是康侯別字。或其所自號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26:25 | 只看該作者

〔閻氏(孝忠)重廣保生信效方〕


宋志一卷 佚劉 曰。保生信效。閻孝忠編。孝忠字資欽。許昌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1#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29:02 | 只看該作者

〔董氏(?)香港腳治法總要〕


(書錄解題。作董汲。)宋志一卷 未見葉少蘊曰。余崇寧大觀間。在京師。見董汲劉演輩。皆精曉張仲景方術。試之數驗。非江淮以來俗工可比也。


(避暑錄話)四庫全書提要曰。香港腳治法總要二卷。宋董汲撰。汲字及之。


東平人。始末未詳。錢乙嘗序其 疹論。則其著書。在元?元豐之間。是書。書錄解題作一卷。宋史藝文志亦同。久無傳本。今從永樂大典所載。排纂成帙。以篇頁稍繁。分為二卷。上卷論十二篇。大旨謂香港腳必由於風濕。風濕兼有冷熱。皆原本腎虛。陰陽虛實。病之別也。


春夏秋冬。治之異也。


高燥卑濕。地之辨也。


老壯男女。人之殊也。


說賅備矣。下卷方四十六。獨活散。木香散。傳信方防風粥。桑枝煎。專治風。天麻丸。茴香丸。鳥蛇丸。趁痛丸。專治濕。薏苡仁湯。海桐皮散。木瓜丸。治風濕相兼。獨活寄生湯。石楠丸。牛膝丸。治風濕挾虛。金牙酒。治風濕瘴癘。八味丸。腎瀝湯。地黃粥。治虛。神功丸。麻仁丸。三脘散。大黃湯。治實。屬陰者兼冷。木香飲子。治其偏於陰也。


屬陽者兼熱。紅雪治其偏於陽也。


絳宮丸。白皮小豆散。木通散。治其屬於陰陽。而兼淋閉者也。


松節散。食前丸。食後丸。橘皮丸。治尋常法也。


三仁丸。潤腸丸。五柔丸。治老人血枯法也。


天門冬大煎。則為總治法。淋渫蒸熨五方。則為外治法。而以針灸法為始。原序。方有一十九門。大約不出於此。即闕佚亦?矣。考香港腳。即素問所謂厥疾。至唐始有此名。治法亦漸以詳備。然李暄及蘇敬徐王唐侍中諸家之書。今多不傳。獨汲此帙尚存。頗為周密醇正。觀其自述。稱嘗患此疾至劇。因深思其源。遂得秘要。殆所謂三折肱。而為良醫者歟。今特錄而存之。


以備專門之一種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2#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31:50 | 只看該作者

〔旅舍備要方〕

 

宋志一卷 佚劉 曰。旅舍備急方。瘡疹論二書。皆隱士董汲撰。汲字及之。

東平人。四庫全書提要曰。旅舍備要方一卷。宋董汲撰。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有董汲小兒?疹論。香港腳治法。不及此書。然宋史藝文志載之。


卷帙亦同。蓋陳氏偶未見也。


汲因客途猝病。醫藥尤難。特集經效之方。百有餘道。內如蚰蜒入耳。


及中藥毒。最為險急。而所用之藥。至為簡易。其雜傷五方。古書不少概見。今亦罕傳。萬見奇特。蓋古所謂專門禁方。用之則神驗。至求其理。則和扁有所不能解。即此類也。


至於小半夏湯。五苓散。兩方本於漢之張機。今以半夏湯治濕痰。仍其本法。至五苓散。本治傷寒汗後不解。及有水氣之病。今書中引為通行利水之劑。殆亦變通用之。


如河間益元散。本雙解半表半裡之傷寒。而後人取以醫暑歟。其治中暑一方。似即李泉清暑益氣湯之藍本。其無比香薷散。與後來局方。稍有出入。蓋亦本古方為加減。然云治兩腳轉筋疼痛。而反去主治之木瓜。則不解其故矣。小兒一門。大概與同時錢乙藥證直訣相出入。第以柔脆之腸胃。而多用膩粉朱砂諸峻藥。古人氣濃。服之無妨。在後來亦未可概施也。


原本久佚。今從永樂大典收掇排纂。得方尚幾五十。仍舊目分為一十二類。其觸寒心痛,厥風涎潮等證。有錄無書。無從校補。則亦闕焉。


〔譚氏(永德)殊聖方〕佚劉 曰。洪農譚永德撰。永德。沛國下邳人。(幼幼新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39:22 | 只看該作者

〔陳氏(師文)校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宋史五卷 佚陳師文等表曰。昔神農嘗百草之味。以救萬民之疾。周官設疾醫之政。以掌萬民之病。著在簡編。為萬世法。


我宋勃興。神聖相授。咸以至仁濃德。涵養生類,且謂札瘥荐臻。四時代有。救恤之術。莫先方書。故自開寶以來。早敕近臣。讎校本草。厥後纂次神醫普救。刊行太平聖惠。重定針艾俞穴。校正千金外台。又作慶歷善救。


簡要濟眾等方。以□天下。或范金揭石。或鏤板聯編。是雖神農之用心。成周之致治。無以過也。


天錫神考。睿聖承統。其好生之德。不特見於方論而已。又設太醫局熟藥所於京師。其恤民瘼。可謂勤矣。


主上天縱深仁。考述前列。爰自崇寧。增置七局。揭以和劑惠民之名。俾夫修制給賣。各有攸司。又設收買藥材。所以革偽濫之弊。


比詔會府。咸置藥局,所以推展祖考之德澤。可謂曲盡。然自創局以來。所有之大。或取於鬻藥之家。或得於陳獻之士。未經參訂。不無舛訛。雖嘗鏤板頒行。未免傳疑承誤。故有藥味。脫漏銖兩過差。制作多不依經。祖襲間有偽妄。至於貼榜。謬戾尤多。殆不可以一二舉也。


頃因條具。上達朝廷。繼而被命。遴撰通醫。俾之刊正。於是請書監之秘文。采名賢之別錄。公私眾本。搜獵靡遺。事闕所從。無不研核。或端本以正末。或溯流以尋源。訂其訛繆。折其淆亂。遺佚者補之。


重復者削之。


未閱歲而書成。繕寫甫畢。謹獻於朝。將見合和者。


得十全之效。飲餌者。


無纖芥之疑。頒此成書。惠及區宇。遂使熙豐惠民之美意。崇觀述事之洪規。本末巨細。無不畢陳。納斯民於壽康。召和氣於穹壞。億萬斯年。傳之無極。豈不韙歟。將仕郎。措置藥局。檢閱方書。陳承。


奉議郎。守太醫令。兼措置藥局檢閱方書裴宗元。朝奉郎。守尚書庫部郎中。提轄措置藥局。陳師文。謹上。


趙希弁曰。和劑局方十卷。上大觀中。詔通醫。刊正醫局方書。閱歲書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余方。


陳振孫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六卷。庫部郎中陳師文等校正。凡二十一門。二百九十七方。其後時有增補。


王應麟曰。大觀中。陳師文等校正和劑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門。紹興六年正月四日。置藥局四所。其一曰和劑局。十八年閏八月二十三日。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監本藥方頒諸路。


宋史高宗紀曰。紹興二十一年二月乙卯。詔諸州。置惠民局。官給醫書。周密曰。和劑局方。當時精集諸名方。凡經幾名醫之手。至提領以從官內臣參校。可謂□矣。然其間差訛者。


亦自不少。且以牛黃清心丸一方言之。


凡用藥三十九味。其間藥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嘗見一名醫云。此方是前八味。至蒲黃而止。自干山藥以後。


凡二十一味。乃補虛門中山芋丸。當時不知緣何誤寫。在此方之後。因循不曾改正。余因其說而改之。


信然。凡此之類。必多有之。


信乎誤注本草。非細故也。


(癸辛雜識)劉桂曰。或問云。和劑局方。丹溪發揮辨之詳矣。


戴原禮乃丹溪高弟。今觀其所著證治要訣方論。皆祖局方。何也。


余曰。局方亦何負於人哉。前後活人。不知其幾。


丹溪但辨其用藥者誤耳。


非方之罪也。


血虛證。不宜用香燥之劑。痿痹證。不可混作風治。亦何嘗屏棄之乎。


今人遂以局方例不可用。或者有宜北不宜南之說。殊不知內經治寒以熱。治熱以寒。微者逆之。


甚者從之。


權變得宜。消息以為治要。可限以南北之方。而無寒熱之異哉。原禮蓋得丹溪之心法者。


其有取於局方。非苟然也。


(續醫說)按是書。據宋志及王海。舊系五卷。書錄解題。作六卷者。


或析目錄。別為一卷歟。至讀書志。作十卷。恐是誤寫。徐春甫以裴陳二氏。並為名起。不知何據。弟堅曰。王應麟以和劑惠民二局,為紹興中所置。據陳師文等表。有崇寧增置七局。揭以和劑惠民之名語。則蓋不創於紹興也。


詳宋史職官志曰。崇寧中。置藥局七所。添丞一員。點檢。宣和三年。減置。仍知二局是宣和所罷。而至紹興更置和劑局。改熟藥所。為惠民局矣。


張海鵬學津討源所輯增廣本局方跋云。宋崇寧中。暑七局。始有和劑之名。紹興間。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未為至當也。


陳表又云。崇寧以來。所有之方。或取於鬻藥之家。或得於陳獻之士。未經參訂。不無舛訛。雖嘗鏤板頒行。未免傳疑承誤云云。趙希弁亦稱。大觀中。詔通醫。刊正藥局方書。而校正增損。然則是書非?出師文等。崇寧以後。既為刊本。師文因以重修者。


故宋志冠以師文校正字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4#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41:21 | 只看該作者

〔增廣校正和劑局方〕

 

五卷 存按是書。往歲姬路侯大夫川合元升(鼎)得之西京書估。以贈於先子。蓋南宋?本也。


校通行本。無竇慶以下方。雖有紹興續添。別不標識。至諸家名方。不題吳直閣增字。則知紹興中吳直閣所增廣也。


然茲本不載其名字。所謂吳直閣者。


難識為何人。且茲本但題增廣校正。無太平惠民字。與讀書志所載符。弟堅曰。玉海。書錄解題。並稱師文等舊本。凡二百九十七方。二十一門。今通行本。大觀舊方。與續添雖各為區別。溢出二方。至分類僅十四門。其舊不可復睹。特至茲本。了然可辨。與幼幼新書引合。其存舊色者。


無疑矣。詳玉海稱二十一門並其目錄而言。今茲本諸風一切氣痼冷婦人篇題下。無附香港腳脾胃消渴產圖字。大小篇目。共二十一門。而治傷寒後。有脾胃一門。照通行本。知是紹興所添。若其諸方無重見者。


間與通行本不同。有參苓飲子。(傷寒諸家名方)。


思食丸。(一切氣諸家名方)降氣湯。(諸湯諸家名方)三方。無四斤鐵彈黑龍三丸。(諸風)滲濕湯。冰黃散。


(傷寒)丁香脾積丸。(一切氣)二陳湯。(痰飲)水煮木香丸。縛虎丸。(瀉痢)寸金丸。奪命丹。(雜病)。
 

化毒排膿內補十全散。沒藥降聖丹。(瘡腫)牛膝湯。濟危上丹。琥珀黑龍丹。濟陰丹。琥珀黑散。朮香散。竹茹湯。(婦人)人參散。錢氏白朮散。(小兒)清遠香。(香方)凡二十二方。又一切氣感應丸。至紅丸子。共十三方。吳直閣如神丸。別為脾胃不和門。諸局麝香蘇合香丸。(一切氣)吳大香連丸。(瀉痢)在大觀方內。


大觀生氣湯。(一切氣)在紹興方內。紹興溫肺湯。(痰飲)大觀七棗湯。(瀉痢)淳 春雪膏。(眼目)硼砂散。(咽喉)寶慶至聖保命丹。挨積丸。(小兒)在諸家名方內。蓋通行本所錯。宜訂正焉。


又通行本牛黃清心丸。其藥味次第。徵周氏雜識不同。今茲本則否。前八味。為牛黃。金箔。麝香。犀角。雄黃。龍腦。羚羊角。


蒲黃。後二十一味。與大山芋丸同。但有黃芩。無熟乾地黃。為異。是則合乎雜識所云。先子嘗以此八味。療中風及驚癇。殊有神驗。此等關系匪輕。所以醫方之書,必貴古本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5#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43:44 | 只看該作者

〔許氏(洪)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佚自序曰。本草一編。實醫家之本根。肇於黃帝岐伯。而大備於我宋。若昔聖賢。其於制方之始。雖曰神融心會。與造化合其妙。然藥之君臣佐使。寒溫良毒。與夫治療之所主。凡識其性而用之。各當其宜者。


皆自本草中來。後世用方。詎不可於此而究心焉。不然。則紙上之傳。有如藥之舛訛。


(謂如以黃芩為黃?。是也。性之冷熱。甚於水火。若此之類。不可縷載。始舉其大略如此。)


分兩之差誤。


(謂加以一錢為一兩。以一分為一斤。是也。古人處方之意多不口或少不口增。此尤不可不察。)


往往皆莫敢是正。不知冷熱相反。多寡不稱。失之毫厘。謬以千裡。以此療疾。無益有傷。雖曰據方炮制。對證投餌。其與實實虛虛。損不足補有餘者。


何以異。洪襲父祖業三世矣。今古方書。無不歷覽。就其徑而效神者。


惟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之最。所恨枝行日久。烏馬失真。洪於供職暇日。謹證以監本。精加校定。尚慮或者以為出己意之私。於是按諸家本草所載。具注藥注於逐品之下。將使業醫者。


朝夕玩味。自然默會前人制方妙處。是書之成。上足以仰贊聖朝惠朝之萬一。躋天下於壽域。茲實其喈。下足以為良醫篋笥之寶。其或診病有淺深。用藥合加減。變而通之。


無施不可,非特此爾。衛生君子。儻一過目。亦可以釋夫未達之疑。仍並將吳直閣得效名方。及諸局經驗秘方。各隨條類。附於本方之下。又編次和劑指南總論。以冠帙首。期與並行於時。此區區蠅附驥尾之愿也。


洪欲畀之書市。深恐急於財利者漫不加意。復蹈前車之覆。則亦洪之罪也。


令敬委積慶名家。以陰?為念者。


鋟木以傳。庶幾志與我同。不至滅裂以誤天下。扁鵲倉公儻復生斯世。必深嘉洪之用心。時嘉定改元。歲在戊辰日南長至。敕授太醫助教。前差充四川總領所。檢察惠民局許洪謹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三卷 存。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6#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44:21 | 只看該作者

〔盧氏(祖常)擬進太平惠民和劑類例〕


佚按是書世無傳本。祖常於其所著續易簡方中。每言及之。


蓋似評論病證,以辨治方者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7#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48:37 | 只看該作者

〔亡名氏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十卷 存朱彝尊跋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載晁氏讀書後志。陳氏書錄解題。宋藝文志。作五卷。按宋大觀中。


詔通醫。刊正藥局方。於是庫部郎中陳師文等校正。類分二十一門。錄方二百九十有七。然則是書成於汴都也。


今考王氏玉海置藥局四所。其一曰和劑局。在紹興六年正月。至若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在紹興十八年又八月。蓋師文等校正本。實止五卷。其後添補紹興寶慶淳?諸方。暨吳直閣方諸局方。故增益至十卷爾。予家所藏。


乃元時雕本。後附太醫助教許洪指南三卷。系建安高氏日新堂板行。


四庫全書提要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指南總論三卷。舊本題宋庫部郎中提轄措置藥局陳師文等奉敕編。


案王應麟玉海云。大觀中。陳師文等。校正和劑局方五卷。二百九十七道。二十一門。晁公武讀書志云。大觀中。


詔通醫。刊正藥局方書。閱歲書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余方。又讀書後志曰。太醫局方十卷。元豐中。詔天下高手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局驗試。依方制藥鬻之。


仍摹本傳於世。是大觀之本。實因神宗時舊本重修。


故公武有校正增損之語也。


然此本止十四門。而方乃七百八十八。考玉海。又載紹興十八年。閏八月二十三日。


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以監本藥方頒諸路。此本以太平惠民為名。是紹興所頒之監本。非大觀之舊矣。


其中又有寶慶淳?續添諸方。更在紹興之後。兼附用藥總論指南三卷。皆從圖經本草。鈔撮增入。亦不知何時所加。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和劑局方。其後時有增補。殆指此類歟。戴良九靈山房集。有丹溪翁朱震亨傳。曰。時方盛行陳師文裴宗元所定。大觀二百九十七方。翁窮晝夜是習。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勢不能以盡合。苟將起度量。立規矩。


稱權衡。必也。


素難諸經乎。


又稱震亨得羅知悌之學以歸。諸醫泥陳裴之學人。聞其言。大驚而笑且排。及治許謙末疾良驗。笑且排者。


始皆心服。是此書盛行於宋元之間。至震亨局方發揮出。而醫學始一變也。


又岳珂?史曰。和劑局方。乃當時精集諸家名方。凡幾經名醫之手。至提領以從官。內臣參校。可謂精矣。


然其間差訛者。


亦自不少。且以牛黃清心丸一方言之。


凡用藥二十九味。寒熱訛雜。殊不可曉。嘗見一名醫云。此方只前八味。至蒲黃而止。自干山藥以下。凡二十一味。乃補虛門中山芋丸。當時不知緣何誤寫。在此方之後。因循不曾改正。余因其說而考之。


信然。如此之類。必多有之云云。是並不能無所舛誤矣。然歷代相傳。專門禁方。多有是焉。


在用者詳審而已。必因噎而廢食。則又一偏之見矣。
 

張海鵬跋曰。宋崇寧中置七局。始有和劑之名。紹興間。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取崇觀以來所收局方。


分門編纂。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指南總論三卷。分十四門。七百八十八方。蓋有紹興至寶慶淳?。時有增補。非大觀中二百九十七道之舊也。


今此本十四門。除產前產後二方。胎神游方催生符。及後附四香。不可謂之方外。止六百七十四方。名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後有圖經本草。藥性總論三卷。無指南之名。既云增廣。


而與無增廣二字之本。轉少一百十四方。豈陳裴而後。又有從而詳校增減者歟。癸辛雜志謂。清心丸二十九味。


止前八味。至蒲黃而止。自干山藥以下。凡二十一味。乃山芋丸所誤入者。


今此本牛黃清心丸所載。藥味次弟。自牛黃至蒲黃。已十九味。後十味以干山藥而止。與癸辛雜志所云不同。其為後人重訂之本可知也。


要之此書。雖有朱丹溪駁辨。然當時精集群方。幾經名醫之論定。獻於朝。行於世。所謂得十全之效。無纖芥之疑者。


苟非實有足以惠民。豈竟為紙上空談。以誤世哉。雖傳寫或間有訛誤。不可因噎而廢食。余因久無刊刻之家。抄錄不無亥豕。所以校對至再至三。以期詳慎無誤。而付之梓。尚望好我者。


惠我古本。俾隨時訂正。幸甚幸甚。乙丑四月。虞山張海鵬識。


按太醫局方。與和劑局方。本自不同。提要誤以此書為神宗時舊本重修。疏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49:11 | 只看該作者

〔增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十卷 存按是書。不知修乎何人。蓋許洪所注。止於吳直閣得效名方。及諸局經驗秘方。茲本並寶慶淳 增添新方。


俱加箋解。則宋季人所續修。卷首猶題洪名銜。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1:35 | 只看該作者

〔朱氏(震亨)局方發揮〕


一卷 存朱震亨曰。和劑局方之為書也。


可以據證檢方。即方用藥。不必求醫。不必修制。尋贖見成丸散。病痛便可安痊。仁民之意。可謂至矣。自宋迄今。官府守之以為法。醫門傳之以為業。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習之以成俗。


然予竊有疑焉。何者。古人以神聖工巧言醫。又曰。醫者意也。


以其傳授雖的。造詣雖深。臨機應變。如對敵之將。操舟之工。自非盡君子隨時反中之妙。寧無愧於醫乎。


今乃集前人已效之方。應今人無限之病。何異刻舟求劍。按圖索驥。其偶然中難矣。


張介賓曰。局方一書。雖云多用熱澀。然於實熱新邪。豈云皆用此法。觀其所載太平丸。戊己丸。香連丸。


薷苓湯之類。豈非以寒治熱者耶。又若真人養臟湯。大己寒丸。胡椒理中湯之類。皆有可用之法。其中隨證酌宜。顧在用之者何如耳。豈局方專以熱澀為用。而可斥其非耶。且是書之行。乃宋神宗詔天下高醫。各以效方奏進而成者。


此其中或過於粉飾者。


料不能無。而真效之方。必亦不少。第在丹溪之言火多者。


謂熱藥能殺人。而余察其為寒多者。


則但見寒藥之殺人耳。


明者其深察之。(景岳全書)四庫全書提要曰。局方發揮一卷。元朱震亨撰。以和劑局方。不載病源。止於各方下。條列證候。立法簡便。


而未能變通。因一一為之辨論。大旨專為辟溫補。戒燥熱而作。張介賓景岳全書云。局方一書。宋神宗。


(案此方。成於徽宗之時。介賓以為神宗。殊為舛誤。謹附訂於此。)。


詔天下高醫。奏進而成。雖其中或有過於粉飾者。


神效之方。亦必不少。豈可輕議。其意頗不以震亨為然。考震亨之學。出於宋內官羅知悌。知悌之學。距河間劉完素。僅隔一傳。完素主於瀉火。震亨則主於滋陰。雖一攻其有餘。其劑峻利。一補其不足。其劑和平。而大旨不離其淵源。故於局方香竄燥烈諸藥。諄諄致辨明。以來沿其波者。


往住以黃柏知母。戕傷元氣。介賓鑒其末流。故惟以益火為宗。掊擊劉朱。不遺余力。其以冰雪凜冽為不和。以天睛日暖為和。取譬固是。然清風涼雨。亦不能謂之不和。鑠石流金。亦不能強謂之和。各明一義而忘其各執一偏。其病實相等也。


故介賓之說。不可不知。


而震亨是編。亦竟不可廢焉。


〔亡名氏諸家名方〕書錄解題二卷 佚陳振孫曰。福建提舉司所刊。市肆常貨。而局方所未收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1 22:52:48 | 只看該作者

卷四十七

 

方論(二十五)


〔亡名氏混俗順生錄〕宋志二卷 佚。


〔玉鑒論〕宋志五卷 佚。


〔丁氏(信臣)左藏方〕佚劉?曰。西京左藏庫使丁信臣。(幼幼新書)。
 

〔梁氏(逢堯)惠眼觀證〕佚劉?曰。宜黃戴師憫術。翰林醫學梁逢堯撰。得之前宗正丞蔡沖子周家藏。
 

〔亡名氏鳳髓經〕佚。


〔飛仙論〕佚。


〔聯珠論〕佚。
 

〔保信論〕佚。
 

〔惠濟歌〕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21:10 , Processed in 0.43649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