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素問識】

 關閉 [複製鏈接]
190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12:59 | 只看該作者

肝脈小急


張云。小。為血不足。急。為邪有餘。

故為是病。夫癇螈筋攣一也。


而心肝二經皆有之。


一以內熱。一以風寒。寒熱不同。血衰一也。


故同有是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13:18 | 只看該作者

肝脈騖暴


熊音。騖。音務。奔也。


志云。騖。疾走也。


又亂馳也。


簡按後漢光武帝紀注。直騁曰馳。亂馳曰騖。志注據此。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2 23:13:32 | 只看該作者

有所驚駭


馬云。金匱真言論云。肝之病。發驚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3:25 | 只看該作者

有所驚駭


馬云。金匱真言論云。肝之病。發驚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3:43 | 只看該作者

脈不至若喑


張云。此特一時之氣逆耳。氣通則愈矣。


吳云。脈不至。在諸病為危劇。若其暴喑失聲。則是肝木厥逆。氣壅不流。

故脈不至耳。不必治之。


厥還當自止。簡按志圈脈上。別為一章。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4:22 | 只看該作者

小急不鼓皆為瘕


馬云。瘕者。假也。


塊似有形。而隱見不常。故曰瘕。脈本急矣。


而其急中甚小。又不鼓擊於手。則是沉也。


必有積瘕在中。故脈不和緩耳。今三部之脈如此。皆可以即其本部。而決其為瘕也。


簡按巢源云。瘕。假也。


謂虛假可動也。


又云。謂其有形。假而推移也。


蓋瘕。分而言之。


積也。


瘕。聚也。


然積亦可稱瘕。氣厥論。瘕。陰陽類論。血瘕。邪氣臟腑病形篇。水瘕。水脹篇。石瘕。厥病篇。蟲瘕。傷寒論。固瘕。神農本經。蛇瘕。倉公傳。遺積瘕。蟯瘕之類。是也。


說文云。瘕。女病也。


蓋依於骨空論。女子帶下瘕聚。誤為此說耳。

郭璞注山海經瘕疾云。蟲病也。


此亦因有蟲瘕蟯瘕而言。並不可從。

李氏必讀云。瘕。遐也。


歷年遐遠之謂也。


歷年遐遠之病。豈止於瘕聚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4:50 | 只看該作者

石水


張云。此言水病之有陰陽也。


吳云。沉。脈行肌肉之下也。


石水者。水凝不流。結於少腹。其堅如石也。


腎肝在下。居少腹之分。脈沉為在裡。故腎肝俱沉。為石水之象。馬云。水氣凝結。如石之沉。故名為石水也。


陰陽別論。有陰陽結邪。多陰少陽。名曰石水。小腹腫。靈邪氣臟腑病形篇。有腎脈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睡睡然。上至胃脘。死不治。水脹篇。黃帝有石水之問。而岐伯無答。必有脫簡。皆是積聚之類。

簡按金匱要略云。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尤怡注云。石水。水之聚而不行也。


因陰之盛。而結於少腹。故沉而不喘。吳以為堅如石。誤。(張氏醫通云。腎肝並沉。為石水。真武湯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5:17 | 只看該作者

風水


馬云。蓄水冒風。發為腫脹。名曰風水。見評熱論。水熱穴論。靈論疾診尺篇。

張云。風水者。游行四體。浮泛於上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5:30 | 只看該作者

並小弦欲驚


張云。肝腎並小。真陰虛也。


小而兼弦。本邪勝也。


氣虛膽怯。故為欲驚。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5:56 | 只看該作者

皆為疝


馬云。或結於少腹。或結於睪丸。或結於睪丸之上下兩旁。腎肝二脈經歷之所。皆是也。


積土以高碩者。曰山。疝有漸積之義。故名。

簡按說文云。疝。腹痛也。


劉熙釋名云。心痛曰疝。疝。詵也。


先詵詵然上而痛也。


又曰。疝。詵也。


詵詵引小腹急痛。

顏師古急就篇注云。疝。腹中氣疾。上下引也。


金匱要略云。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樓氏綱目云。疝名雖七。寒疝。即疝之總名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1#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6:21 | 只看該作者

心疝


高云。心脈搏滑急。則心氣受邪。故為心疝。

脈要精微論曰。診得心脈而急。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2#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7:12 | 只看該作者

肺疝


志云。肺脈當浮。而反沉搏。是肺氣逆聚於內。而為肺疝矣。


高云。肺疝。氣疝也。


簡按四時刺逆從論。肺風疝。有目無證。不可得而知。

史倉公傳云。氣疝客於膀胱。難於前後溲。而溺赤。巢源。氣疝。乃七疝之一。腹中乍滿乍減而痛。

名曰氣疝。高以為氣疝者。蓋肺主氣故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7:31 | 只看該作者

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


志云。此言疝瘕之病。病三陰三陽之氣。而見於脈也。


子繇曰。瘕者。假也。


假物而成有形。疝字。從山。有艮止高起之象。故病在三陽之氣者為瘕。三陰之氣者為疝。玉師曰。瘕。在腸胃之外。故三陽急。疝病五臟之氣。故三陰急。

馬云。王注分瘕為血。疝為氣者。未的當。知二病為氣血相兼也。


簡按三陽三陰。據下文二陰二陽。王注為是。諸家亦仍王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4#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7:49 | 只看該作者

二陰急為癇厥


馬云。二陰者。心也。


其脈來急。正以心經受寒。寒與血搏。發而為癇為厥。

志云。癇厥者。昏迷仆撲。卒不知人。簡按癇厥。唯是癇病。志注為長。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5#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8:11 | 只看該作者

二陽急為驚


張云。木邪乘胃。故發為驚。陽明脈解篇曰。胃者。土也。


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


是亦此義。○高本。以二陰以下十一字。移於前節若喑不治自已下。非。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6#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8:30 | 只看該作者

為腸久自已


吳云。外鼓者。脈形向外而鼓也。


外鼓。有出表之象。故不必危之。


久當自止也。


馬云。此言心肝脾腎。皆為腸。而有死生之分者。以脈與證驗之也。


腸者。腸有所積。而下之也。


然有下血者。(即今所謂失血。)有下白沫者。(即今所謂去積。)有下膿血者。(即今之所謂痢。)病在於腸。均謂之腸也。


簡按高云。腸。泄瀉也。


誤。詳見於通評虛實論。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7#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8:47 | 只看該作者

肝脈小緩


張云。肝脈急大。則邪盛難愈。今脈小緩。為邪輕易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8#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7:59:04 | 只看該作者

血溫身熱者死


張云。腎居下部。其脈本沉。若小而搏。為陰氣不足。而陽邪乘之。


故為腸下血。若其血溫身熱者。邪火有餘。真陰喪敗也。


故當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9#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8:00:14 | 只看該作者

心肝


高云。言心脈肝脈不和。而病腸也。


亦如腎脈之腸下血也。


志云。此承上文。而言陰血。盛者。雖受陽薄。尚為可治。蓋重陰血以待陽也。


夫心主生血。肝主藏血。是以心肝二臟。受陽盛之氣。而為腸者。亦下血。

如二臟同病。則陰血盛。而可以對待陽邪。故尚為可治之證。簡按諸家仍王義。志意略異。王注似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20#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3 18:00:40 | 只看該作者

皆鬲偏枯


吳云。凡脈貴於中和。胃脈沉鼓澀。偏於陰也。


外鼓大。偏於陽也。


心脈小堅急。亦偏於陰也。


鬲。陰陽閉絕也。


偏枯。半身不用也。


以其陰陽偏勝。故為證亦偏絕也。


張云。胃為水穀之海。心為血脈之主。胃氣既傷。血脈又病。故致上下痞鬲。半身偏枯也。


簡按馬云。為膈證與偏枯。高改皆作背。並非。

志云。鬲者。裡之鬲肉。尤誤。(張氏醫通。趙以德云。胃與脾為表裡。胃之陽虛。則內從於脾。從脾則脾之陰盛。故胃脈沉鼓澀。澀者。少血多氣之診也。


胃之陽盛。則脾之陰虛。虛則不得與陽主內。反從其胃。越出部分。而鼓大於臂之外。大者。多氣少血之候也。


心者。元陽君主之宅。生血生脈。今因元陽不足陰寒乘之。


故心脈小堅急。小者。陽不足。堅急者。陰寒之象也。


夫心胃之三等脈見一。即為偏枯。心乃天真神機開發之本。胃乃穀氣充天真之原。一有相失。則不能制其氣。而宗氣散。

故分布不周。不周經脈則偏枯。不周五臟則喑。喑者。腎與包絡內絕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07:54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