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瓢醫案】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3:44 | 只看該作者

明系肝風上冒,左尺脈碎亂搏指,此乙癸同源,腎肝同病也。


但少陰之脈,不至於巔,惟陰能至。


以肝為重,腎次之:


羚羊角、生地、半夏、白芍、當歸身、陳皮、茯苓、菊花、女貞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4:17 | 只看該作者

此由金水不相承挹,故咳久不愈。


切勿理肺,肺為嬌臟,愈理愈虛。


證不可泛然滋陰:


北沙參、整玉竹、云茯神、川石斛、甜杏仁、生扁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4:50 | 只看該作者

短氣失音,喉中時作水雞聲,右脈如革,面浮色痿,肺胃應之,心下痞硬。


補瀉紛更,動無一效。甚於水令,劇中春候。


擬進葦莖越婢成湯,進飲三劑:


石膏、桂枝木、白芍、杏仁、冬瓜子、生米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5:26 | 只看該作者

屬濕溫,化在三焦,充斥腠理。


誤傷手太陰、足太陽之氣,必致漸入虛損一途,非病之過,治之過也。


必移入高明靜虛之寶,治以百日之遙,庶幾得之。


擬方開太陽,益太陰:


淡乾薑(同五味子搗爛)、茯苓、地骨皮、桑葉、生扁豆、生甘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6:47 | 只看該作者

弦動無情之脈,即名胃少。


雖非《難經》所謂但弦無胃,而久病有此不宜。


莫因失血而久進純陰之藥,陽氣抑而陰無所寸恃也。


拙見且進甘溫:


建中湯加人參、炙綿耆、歸身。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7:26 | 只看該作者

病在奇經,治他經不應。


要知血行清道,便知清氣不肅,所以鼻紅昏暈。


二者皆出督脈,好異無用。


以古法之法治之,自效。


生地、犀角、廣圓核、側柏葉。


右蜜丸。


早服五錢,晚服三錢,開水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8:04 | 只看該作者

暑者,熱中之陰邪也。


心先受之,侵入胞絡。


怠惰不語,神昏肢冷,為不治。


今脈遲軟,漸有是機,四末漸冷,竟有內閉外脫之虞。


急用通陽救逆之法,仿右大順散之義。


未識何如:


桂枝、半夏、焦白芍、炙甘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8:33 | 只看該作者

右脈芤搏,耳聾,血下溢,寒熱不已。


陰絡所傷,而厥陰不攝。


當從至陰中宣出熱邪,是存陰第一義也:


青青、白知母、生白芍、炒黃柏、鱉甲、鮮荷葉。


元米一合,泡湯為水。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9:05 | 只看該作者

右脈一息七至弦,右脈一息六至緊(原書即為兩個右脈:出自《浙江中醫雜誌》),咳而不得息。


陰氣已弱,金水同受病。


且議景嶽六君煎投之:


金水六君煎。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09:44 | 只看該作者

素有喘症,形氣怯弱,咽痛不腫,時咳。


此新感風溫在肺,氣不下肅。


尚宜清降:


桑葉、白沙參、塊茯苓、杏仁、川貝母、南棗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10:11 | 只看該作者

稟質既薄,咳紅,極易傷陰。


不可理肺,緣水出高原,肺主氣母,藉以生津補液,周環百脈故耳:


生地、清阿膠、枸杞子、料豆皮、麥冬、百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12:42 | 只看該作者

昨所同議之方。


以兩關按之,脈弦。


特借仲景旋覆代赭法,同四磨飲投之。


旋渡有轉旋之功,代豬為鎮墜之品,鹹寒可降,酸可入肝;


四磨則漸摩運化,使手太陰得行清肅之令,足厥陰無克侮之暴。


今診得兩關弦象已減,面浮少退,是藥己應,而暴渴欲飲,則仍然如故。


是則陽明之府,中垢不去,煎熬津液,下流一日不通,上流一日上泛。


雖有補虛之策,孰敢泛投?


且其虛脈虛象,顯然彰著,勢不容緩。


前既借仲景之法,以退兩關之弦,此獨不可借仲景急去宿垢以存津液?


然未可以子和霸法投之。


擬以緩法,推陳致新,仍候昨日兩道長印可何如:


旋覆花、代赭石、人參,煎送沉香化氣丸二錢五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14:18 | 只看該作者

滋營養液膏:


女貞子、廣皮、乾桑葉、熟地、旱蓮草、白芍、黑芝麻、枸杞子、鮮菊花、歸身、黑穭豆、玉竹、南燭葉、白茯神、沙蒺藜、炙草。


右前十四味,各四兩,後二味各二兩,天泉水、桑枝火熬成膏,收入真阿膠三兩,煉淨白蜜三兩,磁瓶貯好。


每日卯時挑服五六錢,開水送下。

 

此方為林下服食之大藥,肝氣不和之妙品。


貞、蓮二味,法二至以暗轉陰陽;


佐桑麻,為調風氣應候,播植生機;

助以杞、菊,為升降之春秋,亦承流以宣化,歸、芍辛酸,一通一泄,使無或滯之情,地黃、蒺藜,一填一養,不致肌虛之困;


穭豆滋水息肝;


南燭培元益氣;


茯神、玉竹,為營衛報使,橘紅、甘草,為喉舌真司;阿膠濟水造成,激濁揚清之凜冽,蜂蜜一花釀就,和風甘雨之仁慈。


服之不特調元卻老,且以見天地之生生有如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15:33 | 只看該作者

心脾雙補丸:

人參、元參、五味子、遠志肉、麥冬、茯神、酸棗仁、柏子仁、於朮、川貝、生甘草、苦桔梗、丹參、生地、川黃連、金華香附、朱砂。


右為末,用桂圓肉熬膏代蜜,搗丸如彈子大。


每晨嚼服一丸開水送下。


經云:「女子以心脾為立命之根。」


凡心脾氣鬱,鬱則從火,久久不解,漸耗五陰。


特制此方,有通有補,允與丹溪、立齋諸公相頡頏者。


方義蓋取人參養心氣,麥冬益心津,生地、丹參益心陰,茯神、遠志安心神,五味、棗仁收心液,川連、甘草瀉心陽,桔梗利心氣,朱砂鎮心怯,白朮健脾陽,香附暢脾陰,川貝療脾鬱,特重其數,以對待心脾二臟,龍眼代蜜,大補心血,甘草和脾。


丸如彈大,細嚼吞下,不致直趨下焦,其功倍著矣。


名曰心脾雙補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7 20:16:13 | 只看該作者

治產後少腹結瘕:


人參、雲母粉、當歸、金鈴子、生地、吳茱萸,炒血芍,炒白川芎、乾漆、製香附、藕粉(生用)、老白韭根。


右為末,真神麯糊丸綠豆大。


每日百丸,空心開水服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2-10-28 00:17:58 | 只看該作者

發表完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4:57 , Processed in 0.3281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