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相神前佛後】
卜氏云“神前佛後,忌聞鐘鼓之聲”是也。
然予兄弟多見美地,不以此拘。
如福建寜楊文敏公祖地在白鶴山者,弋陽汪尚書祖地在斗岩寺者,皆切近禪室。
又如廖金精扦張少保壽基,神廟先據,去其廟而立穴。
若此之類,莫能殫舉。
然則神前佛後,似亦不足忌與?竊謂神廟寺觀,多是孤陰寡陽、單獨龍神,或水口之山,故在不相。
偶亦有結地者,則龍有台屏帳蓋,而非單獨之比。
有陰有陽,擁從侍衛,而非水口用神之屬。
特其龍甚旺,故山川靈氣所鍾,未下之前,而有神靈依棲者,或餘氣發洩而為神廟寺觀者,若此之類,何神前佛後之足畏?
谚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其斯之謂與!雖然,猶不可概以壇廟處有穴,而專慕於此。
此等去處,不結穴者極多,結穴者乃偶有一二而已。
若於不結穴處勉强扦葬,尤非所宜,不可不慎。
誠有吉穴,務須至誠,以善求之,不可則止,付之緣份。
切不可恃勢强求,以為理外之事。
多見因此風水且未得,而反賈奇禍者,君子可不慎之哉!傳疑建安楊文敏公祖達卿,好施與,以木萬株施之白鶴山僧,因得其地。
先是,有望氣者言此山有異氣,欲斷之。
且斷而夜復滿,遂止。
楊氏葬後,文敏公榮登第,官太師。
又科第數十人,至今富貴不替。
按:是亦催官地也。
葬此地時,文敏公十餘歲矣。
公有《白鶴山房記》詳載得地之由,見《建寧志》,圖見龍法卷。
又廖金精為張潜公扦壽域於德興鑄印墩,其穴為吳王芮廟基,神甚顯,不可犯。
廖曰:“姑置,俟壬申歲,君家必產貴子,可令乳母襁褓中訓食為拆。
三四歲語言明白,可負此子入廟,據案上,令乳母果品食之,彼必言拆。
預名僕夫百餘人至廟間,候童言拆,羣聲應曰“領鈞旨”一時撤廟,然後扦穴可也。”
果歲至壬申而誕張忠定公壽,如廖公語,撤廟扦穴。
後忠定官至少保,贈潛亦少保,今稱少保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