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1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九必集雜證謨遺精經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5 21:07: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九必集雜證謨遺精經義

 

 

●上古天真論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

 

中古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寫。

 

●生氣通天論曰: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味過於辛,筋脈阻弛,精神乃央。

 

●金匱真言論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本神篇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

 

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本藏篇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

 

●經脈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邪客篇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平人絕穀篇曰:血脈和則精神乃居。

 

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調經,本神等論曰: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經,而成此形,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

 

●六節藏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痿論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

 

●衛氣篇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行化物者也,其氣內干五臟,而外絡肢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

 

●疏五過論曰:常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

 

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流連,病有所並。

 

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神,精氣竭絕,形體毀沮。

 

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22 04:10 , Processed in 0.08496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