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友漁齋醫話 橘旁雜論上卷 四時受病原委12】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31 23:2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友漁齋醫話 橘旁雜論上卷 四時受病原委12

 

 

天有四時即有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人之感也,隨其臟腑之虛實而病焉。

 

邪如穿窬,見人家牆門不固之處,則乘而入。

 

昔有三人,冒露曉行,後一人無病,一人病,一人死。

 

無病者先以酒食,胃氣充而肌表固也;病者不飲酒而單食,死者空腹而行。

 

可見邪之即湊,其氣必虛。

 

夫春氣宜溫,萬物發陳,其氣疏以達。

 

設天寒衣薄,腠理閉塞,陽氣不得透泄,諸病生焉。

 

驟發者其感也輕,更有從冬而受邪者。

 

如王叔和云︰寒邪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其感也深。

 

若貧乏之輩,肌理固密,胃氣壯實,更復營作,不時出汗,即有所感,邪從汗而泄矣。

 

故被體雖薄而不病也。

 

至於寒之初著人也,始則皮毛則肺應之,次則肌肉則胃應之。

 

當體中稍有不適,即以辛散之劑服之,何至陽氣不得泄越,而成病?始則身熱咳嗽,甚則為疹為斑,其總名曰春陽寒

 

更有當春季受邪,陽氣不透,其人稟濃,不致驟發,至春杪夏初,始欲走泄,因病熱焉,其邪傳心胞及胃者居多,或寒熱往來,或單熱不休,或疹或斑,或成溫疫,其名曰春溫晚發。

 

夏為火德,萬物欣榮。

 

然大江以南,土卑潮汐,當梅雨淋漓,則多濕邪;大小暑又多酷熱,暑傷人氣,濕侵腸胃。

 

人當夏令,宜謹起居,薄滋味,為衛生要事。

 

暑邪無形,從人口鼻吸受;暑先傷氣分,故氣促脈軟,四肢無力;暑傷心,心主液,故心煩少寐汗出;或久晴土燥,忽大雨下注,熱氣上蒸,最易受暑。

 

及途行淺舍,勞逸雖殊,其受邪也同,是為陽暑。

 

更有處於涼亭水榭,愛納涼,喜冷凍飲料,胃氣抑鬱,其病惡寒壯熱,少汗,脈沉滯,或吐瀉,是為陰暑,不可不知。

 

暑必挾濕挾穢,其病有霍亂者,有四因也︰受暑、受涼、受濕、傷食。

 

至於赤白二痢,皆由濕熱內侵飲食不節,其名曰暑濕交病。

 

秋氣宜涼,金令清肅,則病者少;若秋陽熾驕,人感其氣,或貪涼露坐,毛竅為風露所遏,邪不得泄,最易受病。

 

大抵瘧症多從是得。

 

及身熱頭痛,咳嗽喘促等症,愈晚愈重,其名曰涼風襲暑。

 

冬氣凜冽,萬物閉藏。

 

然每有夏秋伏暑在內,至冬至一陽來復,感其氣而欲泄,多見形寒肢熱,咳嗽吐血,牙宣鼻衄等症。

 

更有冬氣和煦,陽藏不密,冬溫症。

 

當冬三月,善衛生者,晨不冒霧露,閉關獨宿,夜臥不致過暖,則為來春發生之本。

 

若空腹曉行,不謹房室,易生寒病,即病者古名為傷寒,可不慎歟?其名曰冬藏不固,其治法前賢悉備,何待予之贅辭耶。

 

然未有分四時而立法者,故探討精微,特出己意,以成一編。

 

俾業斯者,觀之了如指掌,熟玩詳求,自能得心應手。

 

至不關乎氣感,當另立一門,以見意也。

 

《內經》之四季所感而發病,未嘗不以四氣而論,予分四時受病,並出治法者,乃推其本而究其源,與古人立法,原無大異,惟用主藥有別耳。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22:45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