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傷寒貫珠集 太陽篇 太陽斡旋法第三 服桂枝湯後証治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2 16:3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傷寒貫珠集 太陽篇 太陽斡旋法第三 服桂枝湯後証治六條19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

 

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

 

卻與桂枝湯則愈。

 

太陽病與桂枝湯。

 

於法為當矣,乃初服之。

 

反加煩熱而不解者,陽邪痺於陽而不去也。

 

風池、風府、陽維之會。

 

陽維者,諸陽之所維。

 

刺之所以通陽痺。

 

痺通。

 

然後與桂枝取汗則愈,此仲景法中之法也。

 

服桂枝湯。

 

大汗出。

 

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如瘧。

 

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

 

汗雖大出而邪不去。

 

所謂如水淋漓。

 

病必不除也。

 

若脈洪大,則邪猶甚,故宜更與桂枝取汗。

 

如前法者,如啜熱稀粥。

 

溫覆取汗之法也。

 

若其人病形如瘧,而一日再發,則正氣內勝。

 

邪氣欲退之癥。

 

設得汗出,其邪必從表解。

 

然非重劑所可發者,桂枝二麻黃一湯以助正而兼散邪,而又約小其製,乃太陽發汗之輕劑也。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論見後)

 

桂枝(去皮一兩十七銖) 大棗(五枚擘) 炙甘草 芍藥 生薑(各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五升。

 

先煮麻黃一二沸。

 

去上沫。

 

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日再服。

 

服桂枝湯。

 

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

 

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服桂枝湯後,大汗出。

 

脈洪大,與上條同,而大煩渴不解,則其邪去表而之裡。

 

不在太陽之經,而入陽明之腑矣。

 

陽明者,兩陽之交,而津液之腑也。

 

邪氣入之。

 

足以增熱氣而耗津液。

 

是以大煩渴不解。

 

方用石膏。

 

辛甘大寒。

 

直清胃熱為君,而以知母之咸寒佐之。

 

人參、甘草、粳米之甘。

 

則以之救津液之虛。

 

抑以製石膏之悍也。

 

曰白虎者,蓋取金氣徹熱之義雲耳。

 

白虎加人參湯方

 

人參(三兩)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石膏(一斤碎) 上五味,以水一斗。

 

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服桂枝湯,或下之。

 

仍頭項強痛。

 

翕翕發熱。

 

無汗。

 

心下滿微痛。

 

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頭項強痛。

 

翕翕發熱。

 

無汗。

 

邪在表也。

 

心下滿微痛。

 

飲在裡也,此表間之邪,與心下之飲。

 

相得不解。

 

是以發之而不從表出。

 

奪之而不從下出也。

 

夫表邪挾飲者,不可攻表,必治其飲而後表可解。

 

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則不欲散邪於表,而但逐飲於裡。

 

飲去則不特滿痛除,而表邪無附,亦自解矣。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於桂枝湯內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各三兩。

 

餘依前法煮服。

 

小便利即愈。

 

傷寒脈浮。

 

自汗出。

 

小便數。

 

心煩。

 

微惡寒。

 

腳攣急。

 

反與桂枝湯。

 

欲攻其表,此誤也。

 

得之便厥。

 

咽中乾。

 

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複其陽。

 

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

 

若胃氣不和。

 

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若重發汗。

 

複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脈浮,自汗出,微惡寒者,雖傷於寒而表不實,乃桂枝湯証也。

 

然小便數,心煩,腳攣急,則陰虛而裡熱矣。

 

是當以甘辛攻表,而以甘寒顧裡,乃反與桂枝湯。

 

治表而遺裡,宜其得之而便厥也。

 

咽中乾,煩躁吐逆,皆陰虛陽逆之象。

 

設非以溫藥徒攻其表,何至此哉?夫既陰虛於下,而又陽逆於上,則必先複陽氣而後複陰氣,故作甘草乾薑湯甘辛複陽之劑。

 

陽複則厥愈而足溫矣。

 

更作芍藥甘草湯甘酸複陰之劑。

 

陰生則兩腳自伸矣。

 

陰陽既複,而或胃氣有未和。

 

因而譫語者,則少與調胃承氣湯以和其胃。

 

胃和則譫語止矣。

 

蓋甘草、乾薑。

 

固足以救虛陽之逆,而亦能傷胃氣之和,此咸寒調胃之法,不得不斡旋於陰陽既複之後也。

 

若重發汗。

 

複加燒針。

 

是逆而再逆,其厥逆之象,必有加於前,而補救之法,必非甘草、乾薑所能勝任者矣。

 

四逆湯甘辛大熱,乃克複陽氣之大藥也,此條前後用藥。

 

溫涼補瀉。

 

絕不相謀,而適以相濟,非深造自得。

 

卓有成見者,烏能及此。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

 

上 咀,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芍藥(四兩) 甘草(四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問曰:証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

 

厥逆咽中乾。

 

兩脛拘急而譫語。

 

師言夜半手足當溫。

 

兩腳當伸。

 

後如師言。

 

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脈浮而大。

 

浮則為風。

 

大則為虛。

 

風則生微熱。

 

虛則兩脛攣。

 

病証象桂枝。

 

因加附子參其間。

 

增桂令汗出。

 

附子溫經。

 

亡陽故也。

 

厥逆咽中乾。

 

煩躁。

 

陽明內結。

 

譫語煩亂。

 

更飲甘草乾薑湯。

 

夜半陽氣還。

 

兩足當熱。

 

脛尚微拘急。

 

重與芍藥甘草湯。

 

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此即前條之意,而設為問答,以明所以增劇及所以病愈之故。

 

然中間語意殊無倫次,此豈後人之文耶。

 

昔人讀考工記謂不類於周官。

 

余於此條亦云。

 

成氏云:陽旦、桂枝湯別名。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9:10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