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正傳 卷二 咳嗽 方法250】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7-23 19:2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正傳 卷二 咳嗽 方法250

 

方法 丹溪曰:咳嗽有風寒,有火,有勞,有痰,有肺脹。

 

風寒者,主發散行痰,二陳東加麻黃、杏仁、桔梗之類。

 

(戴氏曰:風寒者,鼻塞聲重惡寒是也。)

 

風寒鬱熱於肺,夜嗽者,三拗東加知母。

 

脈大而浮,有熱,加黃芩、生薑。

 

寒嗽,古方有以生薑切作薄片,焙乾為末,糯米糊為丸,如芥子大,空心清米飲下三十丸。

 

聲啞屬寒(寒包熱也,此言感寒而嗽者),宜細辛、半夏、生薑,辛以散之。

 

風入肺久嗽者,用鵝管石、雄黃、蔚金、款冬花為末,以生薑一片置舌上,以藥末拌艾,於薑上灸之,取煙入喉中愈。

 

一方有南星、佛耳草,無蔚金(此即煙筒法,小異。)

 

治嗽煙筒方,用鵝管石、雄黃、款冬花、佛耳草為末,以雞子清劇紙上,卷藥末作筒,燒煙,以口銜,吸煙入喉,薑湯送下。

 

喘嗽遇冬則發,此寒包熱也,解表熱自除。

 

枳殼、桔梗(各一錢)、麻黃、防風、甘草、陳皮、紫蘇、木通、黃芩(各等分)。

 

如嚴寒,去黃芩,加杏仁五分。

 

感冷則嗽,膈上有痰,二陳東加炒枳殼、黃芩、桔梗、蒼朮、麻黃、木通、生薑。

 

火者,主降火清金化痰,黃芩、海石、栝蔞、青黛、桔梗、半夏、香附、訶子、青皮之類(戴氏曰:有聲痰少面赤是也),蜜丸噙化。

 

乾咳嗽者,系火鬱之甚,難治,乃痰鬱火,邪在肺中,用苦梗以開之,下用補陰降火,不已則成勞,須行倒倉法,此證不得志者有之。

 

有痰因火逆上者,必先治火,然亦看痰火孰急,若痰急,先治痰而後降火也。

 

勞者,主補陰清金,四物東加竹瀝、薑汁。

 

(戴氏曰:盜汗出,兼痰多作寒熱是也。)

 

陰虛火動而嗽,四物合二陳,順而下之。

 

(加炒黃柏、知母尤佳。)

 

陰虛喘嗽或吐紅者,四物東加知母、黃柏、五味子、人參、麥門冬、桑白皮、地骨皮。

 

好色之人,元氣虛弱,咳嗽不愈,瓊玉膏最捷。

 

肺虛甚者,人參膏以生薑、陳皮佐之,有痰加痰藥,此好色腎虛者有之。

 

久嗽、勞嗽,用貝母、知母各一兩,以巴豆同炒黃色,去巴豆,再用白礬、白芨各一兩為末,以生薑一片蘸藥,睡時噙化,藥盡嚼薑咽之。

 

麥門冬、陳皮、阿膠珠各等分,蜜丸噙化。

 

又方有人參、五味子。

 

咳嗽聲嘶啞,乃血虛受熱,用青黛、蛤粉蜜調服之。

 

《醫說》內一方治痰嗽,用蚌粉新瓦上炒通紅,拌入青黛少許,以淡 水滴入麻油數點調服。

 

痰者,主豁痰。

 

(戴氏曰:嗽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是也。)

 

痰嗽,用半夏、栝蔞子各五兩,貝母、桔梗各二兩,知母一兩,枳殼一兩半,為細末,生薑汁浸,蒸餅為丸服。

 

一方:黃芩一兩半酒洗,白芥子去殼、滑石各五錢,貝母、南星各一兩,風化硝二錢半,薑汁浸,蒸餅為丸,青黛為衣。

 

痰多喘嗽,白朮、半夏、蒼朮、香附、杏仁各一兩,黃芩五錢,為末,薑汗調面糊為丸服。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1 09:58 , Processed in 0.08496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