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5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五胡十六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0 18:57: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五胡十六國

 

自西元三○四年(晉永興元年)匈奴人劉淵建國起,至四三九年北魏太武帝減北涼止,中間一百三十五年,史稱五胡十六國時期。

 

漢魏以來鄰邊各族胡人內徙中國境內與華人交錯雜居的人數甚多,西晉時沿邊州郡均有胡族種落散布:匈奴人聚集并洲(山西),匈奴別部羯人在上黨(山西武鄉)。

 

氐族、羌族分布於關隴一帶,幽、并(河北、山西)北部,遼東、遼西則有鮮卑諸部:宇文氏、段氏、慕容氏、拓跋氏等,或遷徙內郡,或附塞而居。

 

永嘉亂後,這些異族先後建立歷時短暫的割據性種族國家,共有成(漢)、夏、(前、後)二趙、(前、後、西)三秦、(前、後、南、北)四燕、(前、後、南、北、西)五涼等十六國,此外尚有較弱小的冉魏、西燕及代國。

 

(參考附表)晉惠帝末年,關隴連年戰亂,歲儉人飢,胡漢居民推氐人李特為首,大批流徙入蜀,受當地官民壓迫,遂起而反抗。

 

李特死後,其子李雄繼續率領流民攻佔成都,稱王自立(三○四),國號大成。

 

同年,劉淵也在左國城稱王,旋改稱帝,國號曰漢,勢力迅速向四方擴展,劉聰時攻陷洛陽、長安、擄懷、愍二帝。

 

劉聰死,漢國內亂,劉曜在長安自立,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而劉淵部將羯人石勒亦據中原東部自稱趙王(史稱後趙)。

 

三二九年石勒滅前趙,北方除遼東、河西外,盡歸其有。

 

石趙維持了三十一年的統治後,漢人冉閔滅石氏,建國曰魏。

 

此時氐族酋長苻生崛起於關中,三五二年苻健稱帝,國號秦,同時鮮卑族慕容氏也乘亂自遼東進兵南下,擊滅冉魏,自稱燕帝,佔有中原地區,北方形成(前)燕(前)秦兩雄東西對峙的局面。

 

至三七○年苻堅滅前燕,又滅河西漢人張氏的前涼等,北方恢復統一。

 

三八三年苻堅揮兵南侵,進攻東晉,而淝水一戰,秦軍大潰,苻秦的統治於是瓦解,北方又陷入四分五裂狀態。

 

以後五十餘年間,出現的胡族國家有鮮卑慕容氏所建的西燕、後燕、南燕,鮮卑族馮氏所建的北燕,氐族苻秦的殘餘仍據隴東,羌族姚氏據長安建國,為後秦,匈奴人赫連氏在陝北河套建夏國,而涼州河西走廊一帶的情勢最為複雜,這地區的割據政權有氐族呂氏的後涼,鮮卑禿髮氏的南涼,鮮卑乞伏氏的西秦,匈奴系盧水湖沮渠氏的北涼,漢人李暠所建的西涼等。

 

興自代北的鮮卑族拓跋氏亦於三八六年建立北魏。

 

拓跋魏先征服北燕,進入中原,繼又消滅北涼,結束五胡十六國的長期分裂,北方復合為一,進入所謂的北朝時期。

 

(劉顯叔)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22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7 00:41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