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4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二臟腑手足陰陽所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21:3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二臟腑手足陰陽所主

 

臟腑手足陰陽所主

 

足厥陰肝 手少陰心 足太陰脾 手太陰肺 足少陰腎 足少陽膽手太陽小腸 足陽明胃 手陽明大腸 足太陽膀胱 手少陽三焦 手厥陰心包絡 《經》曰:陰陽之三也。

 

何謂氣有多少異用也?

陽明何謂也?

兩陽合明也。

 

厥陰何也?

兩陰交盡也。

 

(此明二陰三陽及陽明厥陰之義也。

 

太陰為正陰,次少為少陰,又次為厥陰。

 

太陽為正陽,次少為少陽,又次為陽明。

 

以其氣有多少異用,故各有三者之分耳。

 

厥虧,盡也)。

 

凡人一身共十四經絡,肝與膽為表裡,膀胱與腎為表裡,胃與脾為表裡,此為足之陰陽也。

 

小腸與心為表裡,三焦與心包絡為表裡,太陽與肺為表裡,此為手之陰陽也。

 

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

 

更有任脈,直行於腹,督脈直行於背。

 

其十四經絡,經脈者,行血氣。

 

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

 

絡脈者,本經之旁支而別出,以聯絡於十二經者也。

 

本經之脈,由絡脈而交他經,他經之脈亦由是焉,人身之氣,經盛則注於絡,絡盛則注於經,得注周流,無有停息,晝夜流行,與天同度,終而復始。

 

然榮行脈中,五十周無晝夜陰陽之異;衛行脈外,五十周有晝陽夜陰之分。

 

榮衛之行,以宗氣之呼吸為領神,衛氣平旦生,日西衰,榮氣伏而不露,見者為經脈,浮而常露,見者為絡脈。

 

若榮衛有傷,外邪虛襲,滯而不行,病由斯作。

 

手太陰肺經,左右各十一穴,是經多氣少血;足太陰脾經,左右各二十一穴,是經多氣少血;手陽明大腸經,左右各二十穴,是經氣血俱多;足陽明胃經,左右各四十五穴,是經氣血俱多;手少陰心經,左右各九穴,是經多氣少血;足少陰腎經,左右各二十六穴,是經多氣少血;手少陽小腸經,左右各十九穴,是經多血多氣;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各六十三穴,是經多血少氣;手厥陰心包絡,左右各九穴,是經多血少氣;足厥陰肝經,左右各十三穴,是經多血少氣;手少陽三焦經,左右各二十二穴,是經多氣少血;足少陽膽經,左右各四十三穴,是經多氣少血;兼以任脈中行二十四穴,督脈中行二十七穴,而人身周矣。

 

醫能明此,則藥餌針灸,所向自能應手矣。

 

督脈行背部之中行,為陽脈之都綱,故曰陽脈之海。

 

任脈行腹部之中行,為陰脈之總任,故曰陰脈之海。

 

因以督任名之,奇經八脈之二也。

 

是以背為陽,腹為陰也。

 

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蓋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絡,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

 

其有八焉。

 

督脈督於後;任脈任於前:衝脈為諸脈之海:陽維則起於諸陽之會,而維持諸陽;陰維則起於諸陰之交,而維持諸陰,陰陽自相維持,則諸經常調和暢。

 

有帶脈者,束之猶帶也。

 

兩足蹺脈者,有陰有陽,陽蹺得之太陽之別,起於跟中循外跺,上行人風池;陰蹺本諸少陰之別,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猶聖人圖設溝渠,以備水潦,斯無泛濫之患。

 

故人身之有經絡,猶天地之有河道,血脈之營運經絡,猶源泉之傳流河道,河道雍塞則水勢之泛濫無拘,源泉枯涸,則地道之脈氣閉塞,人身之血氣於經絡亦然也。

 

然醫家之識經絡,猶舟子之諳道途,否則,何以行之?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 龍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8 06:08 , Processed in 0.12500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