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班兵】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6:46: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班兵

 

班兵起源於明代的班軍。

 

清統一臺灣後,不欲臺人當兵,又欲內地之兵熟悉臺海航道,遂由福建、廣東(唯南澳營)、江西(唯楓嶺營)各營,抽調兵丁來臺入營,分起調換,三年一換。

 

所謂三年一換有兩層意思,一是兵丁分起調換,二年換完,第三年休息,每三年一輪回,叫換班;

 

一是班兵在臺戍守三年,三年俸滿必須調回。

 

遇有缺額,不准在臺募補,必須回內地營調兵,由外委、額外外委一同配渡,為防風汛無常,影響接防,前起更換回營,後起方可出營,出營後即住支,另給半餉,直到回營再起支。

 

林爽文事件後,原議以原住民代班兵,不果行。

 

1821年臺灣道葉世倬以臺灣班兵驕悍欲廢班兵,但清廷仍以猜忌臺人之心而不准行。

 

1847年任臺灣道的徐宗幹建議澎湖的班兵改一半為募補,亦未能行,後綠營兵弱,改以勇營為戍防主力,臺灣亦以客勇為多,故清領臺期間班兵制度並未因勢調整,唯因海上不靖未能三年一換,有延擱數年未換班者。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57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5:58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