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麒麟文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0 11:21: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0 21:29 編輯

史學●麒麟文化

 

史前考古學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又稱「巨石文化」。

 

1926年(大正15年)人類學、考古學者鳥居龍藏首先公布東部地區的巨石發現,1930年代考古學者鹿野忠雄認為臺灣東部的新石器時代皆為「巨石文化層」。

 

1976年考古學者宋文薰提出東部新石器時代存在兩支並行的文化系統:一是位於海岸的麒麟文化,以臺東縣成功鎮麒麟遺址為代表;

 

另一支是分布在花東縱谷的卑南文化,以臺東市卑南遺址為代表。

 

在海岸山脈南段及花東縱谷部分地區,則有重疊交錯的分布情況。

 

不過,目前仍有部分考古學者認為麒麟文化屬於卑南文化的一個地方相,所持論點主要基於本文化出土陶器與卑南文化相當近似。

 

主要分布於海岸山脈中段東面的山麓及海岸,主要遺址包括花蓮縣新社、猫公(豐濱)、芳寮遺址,臺東縣東河、都蘭、泰源、麻竹嶺、麒麟、白守蓮、八桑安、忠勇、長光和下田組等遺址。

 

遺址類型有儀式性(巨石)遺址、墓葬遺址與住居遺址3種。

 

儀式性遺址多半出現在小山頭或山腳與海階交接地帶,視野展望良好之處。

 

最大特徵是出土成套之岩棺、單石、石壁以及有孔石盤等巨石遺構,所反映的祭儀等特殊性質在臺東縣成功鎮麒麟遺址的發掘中得到相當程度的證實。

 

整體上,遺物以大量的打製石(斧)鋤、玄武岩質安山岩(俗稱西瓜石)磨製石錛與半磨製石楔最具特色。

 

陶器數量多,以紅褐色夾細砂素面陶為主,雙豎把侈口罐為主要器型,次為缽、碗、豆等中小形容器以及橫把盆,圈足罐足部常見成排或對稱工整的小穿孔,裝飾性高,極具特色。

 

本文化年代約距今3,500-2,000年前,可能從這個時期開始,史前住民在東海岸快速擴張,遺址數量劇增,從事農業,但仍重漁獵與狩獵。

 

大量陶器、閃玉、板岩和玄武岩質安山岩製的石器等,出現在遠離產地的遺址中,顯示當時遠距離的貿易活動相當頻繁。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8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2:47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