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伏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9 10:3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伏兔

 

拼音

 

fútù

 

英文參考

 

futu(ST32)

 

人體部位名·伏兔

 

伏兔指大腿前方肌肉。

 

相當股直肌隆起部,因其形如兔伏,故名。

 

《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下髀關,抵伏兔”。

 

經穴名·伏兔

 

出《靈樞·經脈》。

 

別名外溝。

 

屬足陽明胃經。

 

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

 

或術者以手腕橫紋抵患者膝蓋上緣,當中指到達處是穴。

 

一說在膝蓋上七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布有股前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及旋股外側動、靜脈分支。

 

主治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癱瘓,腳氣,及股外側皮神經炎等。

 

直刺1-1.5寸。

 

艾炷灸3-5壯;

 

或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伏兔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連線上,髕底上6寸。

 

取法正坐屈膝位,在膝髕上緣上6寸。

 

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的連線上取穴。

 

穴位解剖伏兔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股直肌、股中間肌。

 

有旋股外側動、靜脈分支。

 

為股前皮神經及股外側皮神經分布處。

 

皮膚由腰叢的肌神經前支分布。

 

在股直肌和股中間肌之間,有旋股外側動、靜脈,兩肌由股神經支配。

 

功用散寒化濕,疏通經絡。

 

主治病癥1.運動系統疾病:風濕性關節炎,股外側皮神經炎,下肢癱瘓,下肢痙攣;

 

2.其它:蕁麻疹,腳氣,腹股溝淋巴腺炎。

 

刺灸法刺法:直刺:1.5~2.5寸,局部酸脹,可下傳至膝部;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鐘。

 

配伍伏兔配髀關、犢鼻,有疏通經絡的作用,主治腿膝疼痛。

 

文獻摘要《甲乙經》: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大腹諸疝,按之至膝上。

 

《千金方》:狂邪鬼語,灸伏兔。

 

引用:http://big5.wiki8.com/futu_15689/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7: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