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1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臺灣史前文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0 23:35: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臺灣史前文化

 

臺灣在更新世冰河時代,曾經數次與華南以陸地相連,其間有源源不斷的華南相動物群往臺灣遷入。

 

因此在臺灣,很可能會發現到追蹤這些野獸而來的各階段人類的化石及其文化遺留。

 

目前在臺灣所發現最為古老的文化,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長濱文化,這一文化是在最後一次冰期尚未結束時,由華南傳進臺灣的。

 

臺灣大約在一萬年前,更新世冰河期結束時成為孤島,而長濱文化在東海岸則一直持續到距今約五千年前,方行消失。

 

大約在西元前五千年左右,臺灣西海岸普遍出現了大坌坑文化;

 

因其陶器質地較粗鬆且大都具有繩紋,故又稱粗繩紋陶文化。

 

這一文化與先陶階段的長濱文化顯然並不連續。

 

前者不但有製陶及紡織等手工藝,且有十分發達的磨製石器技術,其生業除了採集與狩獵外,已開始有原始的農耕,是臺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到了西元前三千年前後,臺灣西海岸各地先後出現不同傳統的新石器時代盛期文化;

 

由北往南流行的是圓山文化、牛罵頭文化及牛稠子文化。

 

稍晚,在東海岸出現麒麟文化與卑南文化。

 

若以各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特質為名,則依序可稱為有段石錛文化、中部細繩紋陶文化及南部細繩紋陶文化;

 

東海岸者為巨石文化及石板棺文化。

 

這些文化在各該地區流傳了一段時間之後,有的受到鄰近地區文化的影響而轉變為另一期相的文化,有的則可能被由島外傳入的新文化所取代,造成了相當複雜的多數文化傳統並行的局面。

 

臺灣大約是在距今兩千年左右,才開始導入鐵器。

 

在有些地方是很快的,而有些地方則逐漸地脫離了石器時代才進入鐵器時代。

 

這一新階段的文化也因地理分布而有異同。

 

如西海岸北部的十三行文化與中部的番仔園文化關係接近,而南部的蔦松文化則與前二者關係較遠;

 

這些文化似與各該地區的平埔族有直接的關連。

 

至於在東海岸,石器時代結束後,轉進為阿美文化的階段。

 

到了十六、七世紀,因有漢人的大量移入,臺灣乃進入了歷史時期。

 

(宋文薰)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31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9:53 , Processed in 0.09374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