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2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漢代選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0 23:3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漢代選舉

 

選舉,即選才舉荐之謂,正史多列有選舉志,其內容方式,雖然不一,大體言之,不逾此意。

 

漢代選舉,其方式概分察舉,射策、博士弟子三種。

 

察舉範圍較後二者為廣,有孝廉之察舉,被舉者,多任地方之縣令或縣丞,東漢時,又有人口比率之限制,郡國二十萬口,每歲限舉孝廉一人,四十萬二人,六十萬三人,八十萬四人,百萬五人,百二十萬六人。

 

有茂材之察舉,被舉者,亦多任地方之縣令或縣丞。

 

有賢良方正及直言之士之察舉,被舉者,須經對策,由太常初評,皇帝覆評,取上等者任用,恆任為中大夫、大中大夫、光祿大夫、議郎等官,皆掌論議之職;

 

或任為諫大夫,則掌諫諍之職。

 

又有有道之士(即明習圖讖占象者)之察舉,被舉者,亦須對策,合格者,多任為郎官(為皇帝警衛)。

 

此外,皇帝又賦予丞相以四科取士之權,如漢舊儀云:「(武帝)令丞相設四科之辟,以博選異德名士,稱才量能,不宜者還官。

 

第一科口:德行高妙,志節貞白;

 

二科口:學通行修,經中博士;

 

三科口:明曉法令,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中御史;

 

四科口: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照姦,勇足以決斷,才任三輔劇令。

 

皆試以能信,然後官之。」

 

且為皇帝掌理宿衛的光祿勳卿,可就其屬下眾郎官中,選拔具有質僕、敦厚、遜讓、行義四項德行之人,報請派任地方縣令(長),此即所稱郎官出宰百里之意。

 

他如不時詔舉明經,使之充文學之官,如後漢張玄,少習春秋,「建武初,舉明經,補弘農文學」是其顯例(按:弘農,郡名,文學為掌教育之官)。

 

如果朝廷需要軍事人才,即詔三公、九卿、諸校尉,舉明習兵法,堪任將帥之人,擇優任以武官。

 

言及射策,亦為漢時一項選舉辦法,漢書蕭望之傳註云:「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

 

如射策甲科中第,則任為郎官,如漢書何武傳記載,何武十四五歲時,「詣博士受業,治易,以射策甲科為郎」;

 

馬宮傳云:「馬官,字游卿,東海戚人也,治春秋嚴氏,以射策甲科為郎。」

 

倘中乙科,則任為掌故,如漢書儒林傳云:「房鳳,字子元,不其人也,以射策乙科為太史掌故。」

 

如果射策甲科,以所答程度,不夠甲科標準,卻合於乙科程度者,則任乙科中第之官。

 

如漢書匡衡傳云:匡衡「射策甲科,以不應令(儒林傳:不應令,是不中甲科之令),除為太常掌故。」

 

至於博士弟子,即為博士置弟子,以教育方式培育人才,備為國用。

 

此制乃武帝時,丞相公孫弘奏請建立者。

 

如漢書儒林傳云:「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太常擇民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

 

郡、國、縣官,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里,出入不悖,所聞!

 

令、相、長、丞,上所屬二千石(指太守),二千石謹察可者,常與計偕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

 

一歲皆課,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以為郎中。」

 

此後,漢代之公卿大夫,以至於吏員,彬彬多文學之士矣。

 

(楊樹藩)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29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7 01:5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