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4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二病源詳揭】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2 21:4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二病源詳揭

 

病源詳揭(兒科)

 

凡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者,是氣病而血不病,或脾氣虛也,當補脾氣。

 

夜則增劇晝則安靜者,是血病而氣不病,或脾陰虛也,當補脾陰。

 

晝熱夜靜,是陽氣旺於陽分,晝靜夜熱,是陽氣下陷入陰中。

 

若晝夜俱熱,是重陽無陰也,晝靜夜寒,是陰血旺於陰分也。

 

夜靜晝寒是陰氣上溢於陽中也。

 

晝夜俱寒,是重陰無陽也。

 

晝寒夜熱病名陰陽交。

 

受而死矣。

 

欲冷者知為熱,欲熱者知為寒,好靜者知為虛,好動者知為實,惡食知傷食,惡風知傷風。

 

凡日中得病,夜半則愈,夜半得病,日中則愈,是陽不利,得陰則和,陰不和得陽即和之義耳。

 

大喜後乳食多成驚癇。

 

《經》曰: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更曰:傷陰則瀉,傷陽則驚。

 

大喜後飲水多成喘急,故曰水傷三焦,令氣息喘急。

 

更日汗後飲水,亦成喘,蓋喜屬心,汗亦屬心,濕熱之氣,流入肺家,令生喘也。

 

大哭後乳食,多成吐瀉,哭屬肺而即脯乳食,則令傷肺,肺氣逆則吐,更肺與大腸為表裡,故瀉也。

 

大哭後,飲水多成嗽噎,亦因哭屬肺,而即飲水則令氣逆不利也。

 

大飢後乳食,多成腹痛,蓋食不可急,急則不細,乃傷脾氣,多成積聚癖塊,故腹痛也。

 

大飢後飲水,多成泄滯肚疼,蓋飢後飲水,則令濕傷脾,是以腹痛,濕勝則瀉。

 

大飽後飲水,多成氣逆,《經》曰:飲多則肺葉布,故氣逆上奔也。

 

大飽後迎風,多成暴厥,因食氣上衝心肺之間而未散,卒被水冷所激,故暴厥不醒,如中風也。

 

大驚後乳食,嘔吐心痛,蓋心主驚,驚後乳食,則少陰受邪,故即心痛兼驚後乳食,則少陰氣節不通,故吐逆也。

 

大驚後飲水,久成不語,蓋心主驚,驚後飲水,則傷心氣。

 

夫心通於舌,舌本無力,故不能語,然亦能成水痢癖,《室鑒》曰:水痢癖者,因水飲被驚而成也。

 

當風乳兒,則成嗽吐腹膨,蓋迎風飲乳,則風冷入肺,故作嗽吐。

 

《經》曰:形寒飲冷則傷肺,肺傷則咳嗽,兼肺主氣,氣傷則腹膨,當風飲水,則成雀目青盲。

 

《素問》云:風氣通於肝。

 

當風飲水,則水停於汗,肝氣通於目,故成雀目青盲也。

 

夜露下乳兒,多成嘔吐,蓋冷乳不散,停滯胸膈,故氣逆嘔吐也。

 

夜露下飲水,多成泄瀉,《素問》曰:濕勝在內,攻於脾胃,脾胃受濕,則水穀不分而泄瀉也。

 

正食便乳,則成疳黃口臭,牙中出血,又曰乳食並餐,必成痰癖。

 

方汗便乳,則成心疳壯熱,蓋汗者,心之液,正汗便乳,則傷其心,心傷則液散,皮膚枯燥,故成心疳,而面黃臉赤,身體壯熱,大汗脫衣,得偏風半身不遂,母食辛熱面物乳兒,多成龜胸,蓋龜胸因肺熱脹滿所致。

 

若母恣食辛熱之物,流入乳絡,令兒肺熱而然也。

 

母食酸鹹煎爆乳兒,令兒成渴,蓋小兒臟腑軟弱,感母之氣,臟腑生熱,熱則煩躁,故渴不止。

 

又曰:母食醬肉飲水,則成渴痢。

 

母醉臥當風,乳兒失音。

 

蓋因風冷酒毒瓦斯亂之乳,入於喉掩之間故也。

 

母大飽乳兒,則令身熱喘急,蓋大飽則胸膈氣息未調,若便乳兒是以身熱喘急。

 

又曰:醉飽傷勞,乳兒多成疳病。

 

飲水便乳則成痰熱驚風,書曰:飲水並傷乳,則乳不得下而為痰結在胸,是以為熱為痰,作吐作瀉,或作驚癇。

 

飲酒食肉乳兒,令成天 ,蓋煩悶之毒,流入乳中,即便乳兒,是以邪熱傷心,心神驚悸,壯熱抽掣,而成天 。

 

嗽後飲乳,則成痰喘驚噎,蓋嗽者肺也,肺氣方逆,而與乳則痰聚不散,氣道不利,關節不通,是以痰嗽作喘驚噎成風矣。

 

嗽後飲水,則成鼻 多涕,蓋嗽主肺,而鼻為肺竅,嗽後飲水,則肺氣受寒,是以涕下不止,而鼻 矣。

 

悲喜未定即乳,則成涎嗽,蓋心主喜,而肝屬悲,悲喜未定即乳,則傷肝心,是以風火交激成痰,流滯於肺,故為涎嗽,悲喜未定,飲水則成吐血,蓋悲喜未定,則血氣未和,飲水則逆其氣,氣逆則勝血,氣上奔而血亦為之吐出色,兒啼未定便乳,則生癭氣,蓋見啼未定,則息候未調,便即與乳,則氣逆不得消散,故積聚而成瘰 癭氣也。

 

兒啼未定飲水,則成胸高喘急,蓋氣逆之際,寒冷所加則氣傷於肺,是以痰結喘急,肺脹胸高矣。

 

母方淫 情亂乳兒,則令吐瀉,身熱啼叫,必發驚癇。

 

其母試浴未干乳兒,則生瘡疥,蓋濕熱之氣,流入乳絡,水濕有傷心脾,脾主肌肉,故濕熱熏蒸而然也。

 

拭浴未干飲水,則成頭疼身熱,蓋外既受寒,內又飲冷,則表裡俱傷故也。

 

此皆保嬰之要旨,百病之由生,可不詳與!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1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 龍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8 03:25 , Processed in 0.28124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