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脈第一(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1-1 20:0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經脈第一(下)


三陽為經,二陽為維,一陽為游部。


三陽者,太陽也,至手太陰而弦,浮而不沉,決以度,察以心,合之陰陽之論。


二陽者,陽明也,至手太陰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


一陽者,少陽也,至手太陰上連人迎弦急懸不絕,此少陽之病也,搏陰則死。


三陰者,六經之所主也,交於太陰,伏鼓不浮,上空至心。


二陰至肺,其氣歸於膀胱,外連脾胃。


一陰獨至,經絕氣浮不鼓,鉤而滑。


此六脈者,乍陰乍陽,交屬相並,繆通五臟,合於陰陽。


先至為主,後至為客。


三陽為父,二陽為衛,一陽為紀;


三陰為母,二陰為雌,一陰為獨使。


二陽一陰,陽明主脾(一本無脾字)病,不勝一陰,脈軟而動,九竅皆沉。


三陽一陰,太陽脈勝,一陰不能止,內亂五臟,外為驚駭。


二陰二陽,病在肺,少陽(一作陰)脈沉,勝肺傷脾,故外傷四肢。


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癲疾為狂。


二陰一陽,病出於腎,陰氣客游於心,脘下空竅,堤閉塞不通,四支別離。


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喉嗌干燥,病在土脾。


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並絕,浮為血瘕,沉為膿 也。


三陽獨至者,是三陽並至,並至如風雨,上為癲疾,下為漏血病。


三陽者,至陽也。


積並則為驚,病起如風霹靂,九竅皆塞,陽氣滂溢,嗌干喉塞。


並於陰則上下無常,薄為腸 。


此謂三陽直心,坐不得起臥者,身重,三陽之病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401047&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1-1 20:04:10 | 只看該作者

經脈第一(下)


黃帝問曰:脈有四時動奈何?


岐伯對曰:六合之內,天地之變,陰陽之應,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


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陰陽有時,與脈為期,期而相失,如脈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


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從陰陽始。


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


持脈有道,虛靜為寶。


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


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


秋日下膚,蟄蟲將去;


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


知外者,終而始之,此六者,持脈之大法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401048&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0 23:5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