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下證】
不可下證
脈軟而弱,弱反在關,(關下三分也。)
濡反在巔,(關上三分也。)
微反在上,(寸口也。)
澀反在下。
(尺部也。)
微則陽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煩躁,澀則無血,厥而且寒,宜建中湯。
(方在不可汗證中。)
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
諸動氣在心腹上下左右,俱不可下。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干,頭眩心悸。
(宜竹葉湯,方在不可汗證中。)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裡拘急不止,動氣反劇,身雖有熱反欲倦。
(先服乾薑甘草湯,方在太陽證中,後服建中湯,方在不可汗證中。)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冷,熱汗自泄,欲水自灌,竹葉湯主之。
(方在不可汗證中。)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堅,半夏瀉心湯主之。
(方在痞證中。)
咽中閉塞,不可下。
龐曰:諸脈濡弱微虛細相搏,俱不可下。
諸四逆,不可下,虛家亦然。
龐曰:若下證悉具而見四逆者,是失下後氣血不通使然,但手足微厥,掌心常溫,時復指稍溫便下之,不可拘忌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也。
龐曰:凡下證,小便不利或尚少,未可攻之也。
不當下而強下之,令病患腸胃洞泄不禁而死。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7%85%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7636&pid=699707&fromuid=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