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0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羈縻州】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27 09:05: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羈縻州

 

羈字原義,為馬絡頭;

 

縻字原義為牛靷。

 

羈縻,喻牽制聯繫之意,藉以形容天子與邊疆四裔之關係,羈縻不絕。

 

我國於邊疆設羈縻州,開始於唐。

 

蓋因唐之先世,生活早已胡化,而唐高祖、唐太宗父子,俱胸襟豁達寬仁,對於過去中國的夷夏觀念極為淡薄,對於邊疆四裔,都愛之一如華夏,待以恩德。

 

高祖武德初,臨塗羌內附,置臨塗等三縣。

 

牂首領謝龍羽內附,以其地置牂州,是為廣設羈縻州之張本。

 

太宗貞觀三年(西元六二九),党項羌酋長細封步賴臣服,任之為軌州刺史。

 

貞觀四年,唐將李靖平東突厥,俘頡利可汗,以其地分置定襄都督府,領德州、執失川、蘇農州、拔延州等四州;

 

雲中都督府,領舍利州、阿史那州、綽州、思壁川、白登州箏五州。

 

各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

 

是為唐大量設羈縻州之開始。

 

嗣後征服吐谷渾、党項、焉耆、龜茲、于闐等諸國,羈縻州續有增置。

 

亦有不曾用兵,外族仰慕天可汗(唐太宗於貞觀四年被四夷君長擁戴為天可汗)的威德,自動請願內附的,唐亦從其願望,分別置羈縻州。

 

大致大者為都督府,小者為州(間有特小不稱州而稱縣者),州屬於都督府,都督府屬於都護府,都護府屬於邊疆的道。

 

例如在西域的諸羈縻州屬於隴右道,在東北諸羈縻州屬於河北道。

 

都督府設都督,州設刺史,皆由當地首領充任,得以世襲,雖貢賦版籍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於令式。

 

歷高宗至玄宗,羈縻州時有增置,計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隸關內道的,有二十九府、九十州。

 

突厥之別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麗,隸河北道的有十四府、四十六州。

 

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之別部,及龜茲、于闐、焉耆、疏勒、河西內屬諸胡、西域十六國,隸隴右道的,有五十一府、一百九十八州。

 

羌、蠻隸創南道的,有二百六十一州。

 

蠻隸江南道的,有五十一州,隸嶺南道的有九十三州。

 

又有党項二十四州,其隸屬不詳。

 

總計有府州八百五十六。

 

元代於邊遠之處,設宣撫、安撫等官,以撫輯諸蠻,是為土司,而羈縻州之名,不著於世。

 

明代於湖廣、川滇、貴州、甘肅等處,凡羌、番、苗、猺聚居之地,皆設土官,世掌之。

 

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縣等文職,及指揮使司,與千戶、百戶等武職。

 

皆許土人世襲,統謂之土官。

 

清初,仍襲明制,及雍正四年(一七二六),清政府用雲貴總督鄂爾泰之議,實行改土歸流,廢除世襲土官,改派流官。

 

從此兩湖土司,大致絕,但黔、桂一帶苗、猺區內,仍有土官存在。

 

(李樹桐)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59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13:00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