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交阯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6 15:4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交阯窯

 

交阯窯或交阯燒一詞,流行於台灣陶藝界或古物收藏家之間,其實此語來自東瀛。

 

根據日本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的說法,交阯窯陶器主要生產於中國南方的廣東省、福建省,乃至浙江省宜興、蜀山、鼎山等地,在明末至清代之際,由交阯航線的船隻源源輸往日本,因而得名;

 

作品以香盒最受重視。

 

至江戶時代,日本陶匠且從旅居長崎的中國人手中習得製作技法,而有仿製品出現。

 

大體上,交阯陶屬於鉛釉軟陶的一種,以八百度低溫燒成,因混用烏土白土,所以胎土略帶暗色。

 

施上黃、綠、紫等釉藥,以及素地裝飾凸起線、線刻的技法,頗似唐三彩,大多為小品之作,大者須分段燒製,再加接合。

 

台灣的交阯陶,除自大陸輸入之外,清代時在嘉義附近亦以設窯燒製,種類繁多,有作寺廟、邸宅屋椽欄干壁間之裝飾,有供案上清賞之小器玩,有日用器具如燭臺、枕頭、文房、香爐、花瓶等;

 

其中以葉王(本名麟趾,通稱王司)作品最臻精妙。

 

如今從臺南縣學甲鄉慈濟宮、佳里鎮震興宮、嘉義縣水上鄉柳林里苦竹寺等地壁飾及私人收藏中,尚可一見葉王佳作。

 

(莊伯和)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643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1 00:2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