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9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下) 本草穀部2843】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8 12:4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本草集要(下) 本草穀部2843

 

 

麻 (雲是花,又云即實,又云花、實、 是三物,未詳。)

 

味辛,氣平。

 

有毒。

 

(畏牡蠣、白薇。惡茯苓。)

 

主五勞七傷,利五臟,下血,寒氣,破積止痺散膿。

 

多食令見鬼狂走。

 

久服通神明,輕身。

 

麻子味甘,氣平。

 

無毒。

 

入足太陽經與手陽明經。

 

九月采,入土者損人。

 

用帛包,沸湯中浸,湯冷出之,垂井中一夜,勿著水,次用曝乾,新瓦上將去殼用。

 

主補中益氣,中風汗出,皮膚頑痺。

 

逐水利小便,潤大腸,風熱燥結便難。

 

止消渴,破積血,復血脈,催生。

 

治橫逆產及下乳,產後餘疾。

 

長發,可為沐藥。

 

久服肥健不老。

 

花味苦,微熱。

 

治惡風,黑色遍身苦癢。

 

諸風惡血及女人經不通, 蟲為使。

 

根汁及煮服之,主瘀血石淋,難產帶下,崩中不止。

 

根及葉搗汁飲一升,主腕折骨痛,捶打瘀血,心腹滿。

 

無時煮乾麻汁服亦同。

 

骨髓風毒疼痛不可運動,(取麻仁一大升,慢火炒香熟,杵令極細如粉,分為十帖,取無灰酒一大湯碗入砂盆中,柳木捶子、麻粉旋濾,取白酒令粉盡即去。

 

餘後合酒一處,煎取一半,待溫空服頓服,日用一帖,藥盡即瘥。)

 

生大豆 味甘,(《內經》云咸。)

 

氣平。

 

(惡五參、龍膽。得前胡、烏喙、杏仁、牡蠣良。黑者入藥,小者尤佳。)

 

主塗癰腫。

 

煮汁飲,殺鬼毒,止痛,烏頭毒、諸藥毒。

 

逐水脹,除胃中熱痺,傷中淋露。

 

下瘀血,散五臟結積內寒。

 

久服令人身重。

 

炒為屑,主胃中熱,去腫除痺,消穀,止腹脹。

 

炒令黑煙未斷及熱後投酒中,主風痺癱瘓口噤,產後諸風虛熱血病。

 

大豆黃卷,(以生豆為芽孽,使晒乾。)

 

味甘,氣平。

 

主濕痺,筋攣膝痛,五臟胃氣結積,益氣止毒。

 

豆豉味苦,氣寒。

 

無毒。

 

無鹽者,皆主傷寒頭痛,寒熱癉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急,心中懊。

 

用一升和蔥白煮汁服,治傷寒時疾,發汗。

 

又兩腳疼冷,浸酒服之。

 

暴痢腹痛及血痢,和薤白煮汁服。

 

安胎,取汁服。

 

惡瘡,熬末敷之。

 

赤小豆 味辛、甘、酸,氣溫、平。

 

陰中之陽。

 

無毒。

 

主下水,排癰腫膿血。

 

寒熱熱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水和塗消散毒瓦斯。

 

和雞子白調塗熱毒。

 

取汁洗小兒急黃、爛瘡。

 

和鯉魚煮食之,治腳氣及大腹水腫。

 

久食令人虛。

 

花名腐婢,味辛,氣平。

 

(十月采陰乾。)

 

主瘧寒熱邪氣,泄痢,陰不起。

 

止消渴,酒病頭痛。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6:48 , Processed in 0.29687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