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7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之十-癰疽証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3 09:25: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之十-癰疽証治

 

癰疽証治病者脈數,身無熱,而反洒淅惡寒,若有痛處,背發其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為無膿,此亦大略說也。

 

自有脈不數,不熱而疼者。

 

蓋發於陰也,不疼尤是惡証,不可不知。

 

凡熱盛脈數,即用漏蘆,並單煮大黃等湯;不甚熱,脈緩弱,只投五香連翹湯。

 

其它依四節八事次序,及推三因以用藥,未有不全濟也。

 

遠志酒治一切癰疽、發背、癤毒,惡候浸大,有死血陰毒在中,則不痛,敷之即痛;有憂怒等氣,積而內攻,則痛不可忍,敷之即不痛;或蘊熱在內,熱逼人,手不可近,敷之即清涼;或氣虛血冷,潰而不斂,敷之即斂。

 

此本韓大夫宅用以救人極驗,若七情內鬱,不問虛實寒熱,治之必愈。

 

遠志(不以多少,湯洗去,泥捶去心) 上一味,為末。

 

酒一盞,調末三錢,遲頃澄清,飲之,以滓敷病處。

 

大黃湯孫真人云︰緩急單煮大黃一味為湯,服即快利。

 

此要法。

 

獨聖湯治服金石,及食炙爆、飲酒、房勞為癰疽,及諸惡瘡疼痛。

 

甘草(半斤,生銼) 上一味,以水一斗,浸一宿,煎至五升以下,去滓,入銀石器煎熬為膏,分二服,溫酒下,臨臥一服,次日五更一服,當取下惡物為效。

 

通聖雙行湯治傷風寒暑濕,或泣或散,使氣血滯凝,肉腐為膿,壅結成癰疽,隨處發作。

 

大黃(蒸,一兩) 木鱉(去殼切) 防風 枳殼 桔梗 甘草(各一分) 上為銼散。

 

每服四大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入朴硝兩錢重,煎熔,熱服,得疏轉一兩次,即服萬金湯;若陰証,只服萬金,不可用通聖雙行也。

 

萬金湯治癰疽、發背、發眉、發髭須、發腦、婦人乳癰等。

 

定痛去毒。

 

甘草(半兩) 沒藥(一分) 栝蔞(一個,去皮) 上為銼散。

 

以無灰酒三升,煮至一升,去滓,隨量旋飲盡,或出血,或出黃水是效。

 

五香連翹湯治一切惡核瘰癧、癰疽惡腫等病。

 

青木香(即舶上木香) 沉香 薰木香(即乳香) 丁香 麝香 升麻 桑生寄生 獨活 連翹 射干 木通(各二兩)大黃(蒸,三兩) 上為銼散。

 

每服四大錢,水二盞,煮一盞以上,去滓,取八釐清汁,空腹熱服,半日以上未利再服,以利下惡物為度。

 

未生肉前服不妨,以折去熱毒之氣。

 

本方有竹瀝、芒硝,恐泥者不能斟酌,故缺之,知者自當量入。

 

漏蘆湯治癰疽發背,丹 惡肉,時行熱毒,發作赤腫,及眼赤生瘡。

 

漏蘆 白芨 黃芩 麻黃(去節) 白薇 枳殼(麩炒) 升麻 芍藥 甘草(炙,各二兩)大黃(三兩,蒸) 上為銼散。

 

每服四錢,水二盞,煎七分,空腹熱服,以快利為度。

 

本方有芒硝,可去之,只加大黃作五兩。

 

忍冬酒治癰疽腫毒甚效。

 

忍冬草(取嫩苗,一握) 甘草(八錢,炙銼) 上同研,入酒一升半,砂瓶塞口煮,去滓溫服,仍以滓敷腫毒上。

 

又木蓮葉四十九片,揩去毛,研細酒解溫服,功與忍冬草不相上下。

 

又龍鱗薜荔一握,細研,以酒解汁溫服,亦能瀉下惡物,去其根本。

 

轉毒散治發背癰疽,不問淺深大小,利去根本,不動元氣,神效。

 

車螯(紫背光濃者,一名昌娥) 甘草(生,一分) 輕粉(半錢重) 上以鹽泥固濟車螯火,取末一兩,入甘草末,同輕粉研勻,濃煎栝蔞酒,調下四錢匕,五更初服,轉下惡物為度;未知再作。

 

栝蔞每用一個,酒一碗,煎一盞為一劑。

 

靈寶膏治發背癰疽。

 

宣熱拔毒,排膿止痛。

 

大栝蔞(三十個,去皮瓤,取子,炒香,取仁,細研) 乳香(二兩) 胡桃(六十個,取肉,去皮,同栝蔞細研) 白蜜(一斤) 上以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

 

每服兩大匙,溫酒調下,不以時候服。

 

托裡散治癰疽欲發,未潰,及已潰。

 

服之內托,不使透膜。

 

栝蔞子(去瓤秤) 鬼腰(帶皮) 皂角刺 射干(即仙人掌根,紅花者是) 天羅瓜(取子,各一個) 茴香 木鱉(五個,去殼) 漢椒(各一兩) 上焙乾為末,面薄糊調作餅,炙乾為末。

 

每服二三錢,酒調下;不飲酒,以木香湯下。

 

白玉膏收縮癰疽,令不蔓衍。

 

切忌用冷藥外貼,逼毒瓦斯入裡殺人。

 

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別研) 川椒(四十九粒,去目出汗,為末) 清油(一兩) 酒蠟(半兩) 上文武火熬,用柳青枝打紫黑色,綿濾過,再熬,滴水成珠,收淨器內。

 

看瘡大小,作新月樣紙花團丸貼,候暈收,更促小瘡頭聚,用後藥敷。

 

檳連散治癰疽瘡腫,未潰已潰皆可敷。

 

檳榔 黃連(各半兩) 穿山甲(大者,十片,燒存性) 上為末。

 

先點好茶,以翎毛刷過瘡,仍以清茶調藥敷瘡上;如熱甚,則以雞子清調敷,膿已潰,則用長肌藥;未快,則用替針丸。

 

替針丸治癰疽雖潰,而膿不出,用之即快。

 

雄雀糞(二十七個,直者是) 砂(一字匕,別研) 陳倉米(一字,為末) 沒藥(一字,研) 上研勻。

 

以米飲丸,如粟米。

 

每用一粒,貼在瘡頭或瘡眼中,即潰膿出。

 

生肌散敷癰疽瘡毒即生肌。

 

黃狗頭骨(燒存性,二兩) 膩粉(一錢) 桑白皮(炙,一兩) 上為末。

 

生麻油調敷,自通聖、萬金、神異、白玉、檳連、替針、生肌凡七方,是一家行用,均濟三因,皆良藥也。

 

瞿麥散治癰疽已潰。

 

排膿止痛,利小便。

 

瞿麥(一兩) 芍藥 桂心 赤小豆(酒浸炒) 川芎 黃耆 當歸 白蘞 麥門冬(去心,各二兩) 上為末。

 

每服二錢,酒調下,空腹服。

 

內塞散治癰疽熱退,膿血不止。

 

排膿止痛。

 

防風 茯苓 白芷 桔梗 遠志 甘草 人參 川芎 當歸 黃 (各一兩) 桂心(半兩) 附子(兩個,炮) 濃朴(薑製,二兩) 赤小豆(二兩半,酒浸炒) 上為末。

 

每服二錢,溫酒、米湯調下。

 

《千金》內補散治癰疽發背,惡肌不盡。

 

服此消肌生肉。

 

當歸 桂心(各二兩) 人參 川芎 濃朴(薑製炒) 防風 甘草(炙) 白芷 桔梗(各一兩) 上為末。

 

每服二錢匕,酒調,空腹服;不能飲酒,以木香湯調下。

 

善應膏治癰疽潰後,長肌敷瘕。

 

白芷 黃 (各一兩) 甘草(二錢) 黃蠟(二兩) 黃丹(二兩半) 上前三味為粗末,春秋用麻油四兩半,夏四兩,冬五兩,熬藥紫赤色,綿濾去滓,再入黃蠟、黃丹,以柳枝不住手攪,滴水成珠即止。

 

用如常法。

 

豬蹄湯洗發背癰疽。

 

豬蹄(一具,治如食法) 黃 黃連 芍藥(各三錢三字) 黃芩(一分) 薔薇根 野狼牙(各一兩) 上銼散。

 

以水二斗,煮豬蹄熟,澄清得汁半許,入藥,煎至二三分,去滓,洗瘡,以帛拭乾,日二。

 

如疼痛,加當歸、甘草各一分。

 

外食散治癰腫惡肉不盡,膿水淋漓。

 

敷此,能消肌長肉。

 

白礬(銀窩內用瓦蓋令性盡,一兩) 好染坯 血竭(各一兩) 上研細。

 

用桑漿旋搜為膏,量瘡大小貼之。

 

忌鯽魚、酒麵、毒物等。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4:05 , Processed in 0.17676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