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8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病條辨 中焦篇 瘧傷胃陽,氣逆不降7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3 23:24: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溫病條辨 中焦篇 瘧傷胃陽,氣逆不降77

 

 

瘧傷胃陽,氣逆不降,熱劫胃液,不飢不飽,不食不便,渴不欲飲,味變酸濁,加減人參瀉心湯主之。

 

此雖陽氣受傷,陰汁被劫,恰偏於陽傷為多,故救陽立胃基之藥四,存陰瀉邪熱之藥二,喻氏所謂變胃而不受胃變之法也。

 

加減人參瀉心湯 (苦辛溫複鹹寒法)人參(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 乾薑(一錢五分) 生薑(二錢) 牡蠣(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大辛大溫,與大苦大寒合方,乃厥陰經之定例。

 

蓋別臟之與腑,皆分而為二,或上下,或左右,不過經絡貫通,臆膜相連耳,惟肝之與膽,合而為一,膽即居於肝之內,肝動則膽亦動,膽動而肝即隨,肝宜溫,膽宜涼,仲景烏梅丸、瀉心湯,立萬世法程矣;於小柴胡,先露其端,此証瘧邪擾胃,致命胃氣上逆,而亦用此辛溫寒苦合法者何?蓋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本系下降,無上升之理;其嘔吐噦痞,有時上逆,升者胃氣,所以使胃氣上升者,非胃氣也。

 

肝與膽也。

 

故古人以嘔為肝病,今人則以為胃病已耳。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4:02 , Processed in 0.09375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