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太陽證風濕1】
太陽證風濕。
田××,女,70歲。
北京中直機關家屬。
【病史】左下肢疼痛,以小腿與膝關節為重,步履艱難,一年有餘。
××醫院按風濕性關節炎治療。
經理療、針灸、中藥治療無效。
1978年11月28日來診,按太陽證風濕論治,兩診而愈。
【初診】經人攙扶前來。
左腿痛甚,難以著地,並有畏風及沉重感,入夜常劇痛難寐。
關節不紅腫。
舌質淡紅,苔白滑。
此為太陽證風濕,法宜祛風勝濕,解肌通絡,以桂枝湯加味主之。
處方 桂枝3克 白芍10克 生薑15克 大棗15克 牛膝10克 炙甘草10克 威靈仙6克 木瓜10克 二劑 。
【復診】上方服兩劑,腿痛消失。
可下地自由走動。
為鞏固療效,清除餘邪,原方加減,再服。
處方 桂枝6克 白芍10克 生薑10克 牛膝10克 炙甘草10克 木瓜10克 紫蘇葉10克 防風10克 法夏10克 服兩劑病癒。
1979年5月15日追訪,因家中無人,鄰居介紹:1977年患者腿痛,多處治療,不見好轉,痛甚時,背著兒女在家哭泣。
範老幾劑藥治癒,現回鄉探親去了。
【按語】《傷寒論》中,論述雜病頗多。
而風濕痹痛之闡述,又以《太陽篇》最詳。
蓋太陽主一身之表,為六經之藩籬。
風寒外邪襲人,太陽首當其衝。
或由表及裏,引起整體反應;或具備太陽病之特徵,不必拘於時日,皆可從實際出發,按太陽病「脈證並治」。
本例之關節疼痛,其病變為風濕之邪,由表及裏,留注腠理,滯於下肢,使局部氣血運行不暢,邪阻益甚,故痛劇難忍。
用桂枝湯者,取其通陽解肌,祛風邪,調營衛之效。
重用芍藥、甘草,酸甘化陰,凋血養筋,緩急止痛;加牛膝,性善下行,活血通經;再加木瓜、威靈仙,舒筋活絡,祛風除濕,以共奏解表驅邪之功。
此篇置於風濕痹痛諸案之第一篇,擬通過現代之實踐檢驗,舉一反三,進一步證實,傷寒之中有萬病,仲景約法能合諸病也。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8%8C%83%E4%B8%AD%E6%9E%97%E5%85%AD%E7%B6%93%E8%BE%A8%E8%AD%89%E9%86%AB%E6%A1%88/ind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