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
發病通常是隱伏的,伴隨著厭食、隱約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有時會有黃疸。
疾病嚴重度可從不明顯的症狀到會引發致命情況的猛爆性肝炎,但大都症狀輕微或無症狀。
通常在急性期之症狀較不嚴重,但C型肝炎逐漸演變成慢性肝炎,輸血後C型肝炎約70%會變成慢性,慢性C型肝炎可能有症狀,其症狀之發生是呈波動性的出現,但常常無臨床症狀。
慢性C型肝炎可能演變為肝硬化,部分病人也會產生肝細胞癌,在日本當為引起肝細胞癌之主因。
以前C型肝炎診斷是靠除去A型、B型、D型肝炎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肝炎後來判定,現已發展出C型肝炎抗體檢驗試劑可用來診斷或篩檢血袋。
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血中都可測出C型肝炎抗體。
但在急性期患者中,以目前C型肝炎抗體檢驗技術,在發病後一段時間之後,才會呈C型肝炎抗體陽性反應。
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C型肝炎病毒為30 nm∼50 nm直徑大小、具脂質外套的RNA病毒,目前有6種主要基因型和50種以上的次要基因亞型。
基因型1、2和3廣泛分布於全球包括美洲、歐洲和日本;其中基因亞型1a主要在西歐和北美,而亞型1b常見於日本、臺灣、南歐和東歐;基因型4主要存在於非洲,其中4a為埃及之主要基因亞型;基因型5存在於南非而基因型6多發現於東南亞如香港及越南。
臺灣之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近似於日本,以亞型1b為主,約占全部C型肝炎病毒之45%∼71%。
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Acute Hepatitis C|醫學辭典-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https://www.kingnet.com.tw/diagnose/single?dicId=9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