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病】
治脾肺氣虛,憂思過度,營衛不和,唇裂瀋緊,或口吻生瘡,容色枯悴。
男子失精子血衰,悉宜服之。
甘菊花 肉蓯蓉(酒浸,洗切) 枸杞子 巴戟(去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米湯下。
治風熱蘊於脾經,唇燥瀋裂,無色。
白芷 升麻 枳殼(去瓤,麩炒) 黃芩 防風(去蘆) 半夏(湯泡七次) 石斛(去根。)
各半上銼散。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不以時服。
治風腫在脾,唇口 動,或生結核,或為浮腫。
薏苡仁 防己 赤小豆(炒) 甘草(炙。各三分)
上銼散。
煎同上。
治唇緊燥裂生瘡。
上以橄欖不拘多少,燒灰為末,以豬脂和塗患處。
治口緊唇小,不能開合,飲食不得,不急治則死。
此亦奇病,以此方治之得效,名唇,又名瀋唇。
用白布作燈炷如指大,安斧刃上。
燃炷令刃上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一故青布亦佳,或青布灰以酒服,亦可和豬脂塗敷。
又以蛇皮揩拭,為灰敷之。
又以蠐末,豬脂調。
又燒亂髮、蜂房、六畜毛燒灰,用脂調敷。
莧實條,亦名馬齒莧,煮汁灸法:治緊唇不能開合,灸虎口,男左女右。
又灸承漿三壯,穴在頤前唇下,足陽明之會。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48679&pid=337100&fromuid=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