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7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文●孔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4 17:26: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文●孔廟

 

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西元前551年至479年)的廟宇。

 

又稱文廟。

 

孔子是儒家思想創始人,漢武帝獨尊儒術,奠定儒家思想在中國學術的正統地位;

 

西元630年,唐太宗詔令全國州縣學校皆設孔廟,孔廟遂成為中國歷代正統學術的精神中心。

 

主要建築一般有萬仞宮牆、泮池、禮門、義路、大成門、櫺星門、大成殿、東西兩廡、崇聖祠、明倫堂等,形成多重院落,有些孔廟並設有名宦祠、鄉賢祠、節孝祠、孝子祠。

 

建築形制通常以前廟後學、左廟右學或右廟左學方式配置,通稱為「學宮」或「廟學」。

 

臺灣於明鄭時期開始設府置縣,並依制興學建廟。

 

早期所建多採閩南建築形式,以臺南、彰化、新竹、宜蘭及臺北孔廟為代表,起翹的燕尾屋脊、色彩豐富的泥塑、剪粘及交趾陶為其特色;

 

1970年代後所建,則多採中國古典宮殿樣式,如高雄市左營孔廟、高雄縣(註1)旗山孔廟、臺中市孔廟、桃園縣孔廟等,反映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

 

孔廟祀神具「全國通祀」特性,主殿大成殿奉祀孔子、四配(顏回、曾子、子思、孟子)、十二哲(孔子弟子及南宋大儒朱熹)神位,東西二廡奉祀孔孟弟子及歷代的賢明學儒共156神牌,後殿為崇聖祠,供奉孔子先世五代祖先,以示儒家慎終追遠、講求孝道精神。

 

古代得入孔廟從祀孔子、享萬代之典者,需具備有「入而有得於道統之微,出而有裨於治統之實」的資格,經由朝廷眾議滙集共識後,最後才由君主定頒。

 

祭祀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唐至清代均於每年的春秋二季仲月(農曆2月、8月)上丁日(第一個丁日)舉行,日治時期逐漸改為農曆誕辰8月27日舉祭。

 

1952年政府改定孔子誕辰為國曆9月28日,並訂為教師節,全國各地孔廟皆於教師節舉行釋奠禮。

 

20世紀後廟學解構,孔廟的經營與管理,除原有的祭祀功能外,漸朝傳統文化及觀光產業方向推廣。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292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6: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