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打製石鋤】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14:48: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打製石鋤

 

打製石鋤就是指「將石材以打製的方式製作而成的鋤頭」,製作好的成品用來耕耘和翻動土地,就和今天我們所見的鋤頭一樣。

 

打製石鋤的出現是在新石器時代,人類製作這樣的石器並且主要把他拿來當作農耕的工具。

 

打製石鋤的外形通常是呈現扁平的長方形,以打製的方式把石器的四週修整成適當大小。

 

以整個長方形的外表來說,石鋤的使用和今天一樣,用其中一個端來挖土,也只有這一端和地面有較多的接觸與消耗。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鋤頭除了鐵器製作的部分以外,還有木頭做的把柄跟鐵器的部分連結,才可以用手拿來操作。

 

古代的石鋤也是如此,但因為不像鐵器可以燒鑄出人類所設定的形狀,而必須遷就石材的特質和限制,所以讓木柄和端邊相交(和長軸平行),然後以綑綁的方式把木柄綁在石鋤的柄端上使用。

 

因為在使用的時候,整個當作刃部的端邊會直接和地面接觸,所以會在整個刃部都留下軟、硬性消耗的痕跡,考古學家也利用這樣的痕跡來推定石鋤的使用並且和另外一種類似的器物──「打製石斧」作區分。

 

以台灣而言,打製石鋤在新石器時代的各個遺址中都經常出現,例如中部地區的洞角遺址附近的田埂中就常見到打製石鋤的遺留,其他遺址也有類似的情況。

 

除了是一種普遍的石器類型之外,其實石鋤的背後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它可以說是人類進行農業耕作的直接證據。

 

其實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色就是人類開始懂得農耕,而石鋤就是農業活動中用來翻土整地的工具,兩者有直接的關聯,打製石鋤的出土是提供考古學家關於過去人類生業活動方面的線索之一。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642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4 17:37 , Processed in 0.23437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