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5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貢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0 13:1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08:55 編輯

史學●貢舉

 

清代選拔官吏的制度。

 

各府、州、廳、縣學選出之生員或舉人,送進北京的國子監成為貢生。

 

貢生學業修畢後,通過考試授予官職。

 

又稱貢士。

 

臺灣選拔生員之途徑分為六種:(一)歲貢,依規定每年臺灣府學可選出成績優異之生員1人,每兩年各縣學可選出成績優異之生員1人,送入國子監就讀;

 

(二)恩貢,舉辦的時間不定,皆為皇帝加恩取士,命令地方官員選取生員,送入國子監;

 

(三)拔貢,依例12年一次,各府縣學可選拔成績優異的生員,送入國子監就讀;

 

(四)副貢,原來三年一次的鄉試定有遺珠之憾,這些人可謂名列「副榜」(臺灣自道光辛卯科起,增加「中副榜」一名);

 

(五)優貢,鄉試中,各省提督學政可以就上榜舉人中選取成績優秀者,送入國子監就讀;

 

(六)例貢,以捐貲方式,買取貢生的頭銜。

 

在六種貢舉之中,最為人所重者為拔貢與優貢。

 

清代臺灣自1688年(康熙27年)開始貢士,至1895年(光緒21年)割讓日本為止,總共有歲貢生644人、恩貢生200人、拔貢生90人、優貢生6人、副貢生20人。

 

這些透過貢舉應入國子監就讀的士子,也可以在取得貢生的資格後,依個人意願決定是否前往國子監就讀。

 

若不前往,將來欲任官,仍必須再以生員的資格,參加鄉試,乃至會試、殿試。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8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6 07:4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