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巴登】
巴登:
①全名“巴登維也納”。
奧地利東北部城市。
位於施韋夏爾河畔,維也納森林的東緣,距維也納24公里。
人口2.3萬(1981)。
史前期已有居民,羅馬帝國時建有水宮。
西元869年曾為法蘭克王國宮廷所在地。
1480年建市,1529和1683年曾兩度為土耳其軍隊所毀。
後重建。
城市規模擴大,多建築精美的別墅、旅館、劇院、音樂廳和博物館等。
工業以紡織業為主。
以熱礦泉(水溫23-26℃)著名于世,旅遊者甚多。
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和斯特勞斯等著名音樂家曾先後在此工作。
②瑞士北部城市。
在阿勒河支流利馬特河畔,蘇黎世西北。
人口1.3萬(1980),主要講德語。
1291年由哈布斯堡人建城,曾為巴登州首府。
鐵路樞紐。
有電機、棉紡織、葡萄酒釀造等工業。
以熱溫泉著名,旅遊業較盛。
有哈布斯堡時代所建的古堡。
③巴登(baden),是一個歷史地名,位於德國西南部的施瓦本,今天巴登-符騰堡州的一部分。
巴登全境呈l形,西面隔萊茵河與法國、普法爾茨相望,南邊與瑞士相隔一條萊茵河,北面與黑森接壤,東北與巴伐利亞共用一小段邊界,東部與符騰堡、霍亨索倫為鄰。
巴登面積約15070平方千米,人口約231萬,首府卡爾斯魯厄。
巴登起源於12世紀的巴登邊區伯國,統治者屬於宰林根王朝(zähringen),經過若干次分裂後於1777年重新統一。
1803年,巴登升為選侯國,1806年升為大公國,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國。
1918年一戰結束後,君主制被推翻,末代大公腓特烈二世退位。
之後經歷了巴登民主共和國和南巴登州後與符騰堡和霍亨索倫合併,1952年成立新的巴登-符騰堡州,首府在斯圖加特。
引用: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34/2007/200710095669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