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0 21:11 編輯
【史學●龜山過溪遺址】
龜山過溪遺址行政隸屬於桃園縣龜山鄉,位在桃園縣龜山鄉龜山村省道臺一線桃園長壽路段。
大致範圍在龜山鄉龜山村二鄰過溪聚落後方,南崁溪北岸,其地形為一處緩坡紅土林地。
遺址的經緯度位置為東經121°19`45",北緯25°00`05",遺址海拔高度約在150至200公尺間。
本遺址是已故臺北縣(註1)文獻委員會委員盛清沂先生於一九六三年進行有關桃園縣沿海和臺閩地區考古遺址的調查工作時所發現。
主要的遺物包括:黃褐色灰胎夾細砂陶片、砂岩打製和磨製石鋤以及石槌工具。
本遺址未經正式的考古學發掘和研究工作。
在盛清沂先生的研究分類中,遺址的文化內涵屬於土地公山系統,和位在臺北縣(註1)土城市(註2)的土地公山遺址屬於同時期而文化內涵相近的考古學文化(盛清沂1963)。
根據研究,土地公山遺址屬於臺灣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圓山文化的地方類型,年代約在距今3200至1800年間(郭素秋2002),因此龜山過溪遺址的年代應也可能落在這個年代範圍內。
1999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匡悌先生執行「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第五期」研究計畫時,曾經複查此遺址。
調查顯示遺址只剩少量的陶片和數件石器散佈於地表,且未發現文化層的堆積。
這顯示遺址可能已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調查當時遺址地表即有民宅建築,而部份遺址地表也開闢為農地。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5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