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2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瓷器源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16 23:5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瓷器源流

 

自商中期起,已燒製原始青瓷。

 

江西清江吳城發現窯址,其中有原始青瓷及印文硬陶片。

 

浙江燒製青瓷的時間也相當早。

 

紹興的富盛窯戰國時代已有青瓷。

 

漢、三國吳、晉及六朝燒製青瓷的窯廠更多。

 

浙江北部、江蘇、江西等地均發現。

 

這時期的青瓷,釉透明如玻璃,鐵還原呈青綠色石灰釉。

 

其紋飾多是拍印或刻畫的圖案。

 

唐代各地的瓷窯更多,如河南鞏縣窯燒製唐三彩、黑釉白斑瓷,黃道窯的黑地藍白斑瓷,鼎州窯的青瓷,邢州窯的白瓷,景德鎮的石虎灣和楊梅亭窯的白瓷,越州窯的青瓷,湖南的長沙銅官窯燒製釉下彩繪瓷,四川邛崍窯的釉下彩及白瓷,乃至於安徽壽州窯和蕭縣窯的黃、褐袖瓷等。

 

無論是器形的種類、紋飾及釉彩的變化,均跨越前代。

 

裝飾的手法也有刻、畫、模印、貼、鏤空。

 

五代時期最值得稱道的當舉越州窯。

 

今浙江的上虞、餘姚燒製祕色瓷,雕鏤刻畫無不精妙。

 

紋樣多採自錦緞及金銀器。

 

並裝鏤金稜、銀稜。

 

宋代南北各地的瓷窯,如北方的定窯、磁州窯、耀州窯、鈞幾、臨汝窯;

 

南方的龍泉窯、景德鎮窯、建陽窯、吉州窯等各擅勝場。

 

以其風格而言,定窯的畫花白瓷及稍晚才出現的印花白瓷、耀州及臨汝窯的北方青瓷、鈞窯的花瓷(銅紅斑、紫紅、葡萄紫等)在華北地區頗受歡迎。

 

尤其是窯廠眾多,風格各異的磁州窯,其剔畫花、繪黑花、宋三彩、珍珠地、黑釉褐彩等廣受民間喜愛。

 

宋徽宗的汝窯,專製樸素典雅的粉青瓷器,其風格與當時民間所用者大相逕庭。

 

南方浙江的龍泉窯,是繼越窯之後興起的瓷窯,上百個窯廠燒製風格相類的青瓷器。

 

選擇山坡地興建龍窯,與北方建於平地的馬蹄形窯不同。

 

其釉為石灰─釉,釉色溫潤如玉,與北方鈞窯的乳濁釉大不相同。

 

建窯的烏金釉尤其特殊,有美麗的結晶斑,世人稱之為鷓鴣斑、兔毫斑。

 

景德鎮一地的湖田窯,更燒製青白瓷,獨步當代,為福建、廣東等地窯廠所仿傚。

 

元代景德鎮燒製出青花瓷、釉裏紅,只是燒窯時還原氣氛控制得不甚理想,釉裏紅往往發色灰黯。

 

明代景德鎮為天下製瓷中心。

 

於珠山設立御窯廠,原料淘練精純,甜白半脫胎器燒製成功,青花、釉裏紅較前更為理想。

 

銅紅(寶石紅)、霽青、孔雀藍、法花,鬥彩、五彩等均燒製成功。

 

孔雀藍為性釉,而釉上彩(鬥彩、五彩)為鉛釉。

 

清代仍於景德鎮設御窯廠。

 

清初曾引進西洋化學知識,配製出琺瑯彩(硼酸釉)、粉彩(硼酸釉及鉛釉混合)。

 

特殊的色釉也相繼成功,如胭脂紅、吹綠、爐均釉、茶葉末等等。

 

製坯時尤其工巧,如雙連瓶、四連瓶、轉心瓶、活環瓶、各式方稜器形,其紋飾的描繪、雕鏤更是精緻。

 

回顧二千年的燒瓷技術,我中華瓷國稱譽世界,其來有自。

 

(陳擎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988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5 06:36 , Processed in 0.34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