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四 虛勞病諸候下 虛勞膝冷候122】
腎弱髓虛,為風冷所搏故也。
腎居下焦,主腰腳,其氣榮潤骨髓。
今腎虛受風寒,故令膝冷也。
久不已,則腳酸疼屈弱。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導引法》云︰兩手反向拓席,一足跪,坐上,一足屈如,仰面,看氣道眾處散適,極勢振四七。
左右亦然。
始兩足向前雙踏,極勢二七。
去胸腹病,膝冷臍悶。
又云︰與跪,調和心氣向下至足,意想氣索索然,流布得所,始漸漸平身,舒手傍肋,如似手掌納氣出氣不止,面覺急悶,即起背至地,來去二七,微減去膝頭冷,膀胱宿病,腰脊強,臍下冷悶。
又云︰舒兩足坐,散氣向涌泉,可三通,氣徹到,始收右足屈卷,將兩手急捉腳涌泉,挽。
足踏手,挽,一時取勢。
手足用力,送氣向下,三七,不失氣之行度。
數尋,去腎內冷氣、膝冷腳疼。
又云︰跪一足,坐上,兩手髀內卷足,努 向下,身外扒,一時取勢,向心來去二七。
左右亦然。
去痔、五勞、足臂疼悶、膝冷陰疼。
又云︰臥展兩脛,足十指相柱,伸兩手身旁,鼻納氣七息。
除兩脛冷,腿骨中痛。
又云︰偃臥,展兩脛兩手,足外踵,指相向,以鼻納氣,自極七息,除兩膝寒、脛骨疼、轉筋。
又云︰兩足指向下柱席,兩涌泉相拓,坐兩足跟頭,兩膝頭外扒,手身前向下盡勢,七通。
去勞損陰疼膝冷、脾瘦腎乾。
又云︰兩手抱兩膝,極勢,來去搖之七七,仰頭向後。
去膝冷。
又云︰偃臥,展兩脛,兩足指左向,直兩手身旁,鼻納氣七息。
除死肌及脛寒。
又云︰立,兩手搦腰遍,使身正,放縱,氣下使得所,前後振搖七七,足並頭兩向,振搖二七,頭上下搖之七,縮咽舉兩膊,仰柔脊,冷氣散,令臟腑氣向涌泉通徹。
又云︰互跪,兩手向後,手掌合地,出氣向下。
始,漸漸向下,覺腰脊大悶,還上,來去二七。
身正,左右散氣,轉腰三七,去臍下冷悶、膝頭冷、解溪內病。 |